时间:2019-05-28 05:12:18
1、判断题 “孔子之道,远传于四域之外,东经朝鲜,波及日本,南则风靡于安南。……孔子之道,又流行于欧美。”这则材料主要说明?
A.孔子是世界文化名人
B.儒家文化为世界各国所接受
C.孔子的思想产生了世界性影响
D.儒家文化成为世界各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唐朝时期“诗佛”王维亦官亦隐,白居易既学炼丹又虔诚礼佛,柳宗元公开宣扬自己“援佛入儒”的思想经历,这说明唐朝时期(?)
A.儒学出现危机
B.出现三教合一趋势
C.佛教取得统治地位
D.道教的发展迅速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即尊道、礼佛、崇儒。王维被称为“诗佛”,亦官亦隐,白居易既学习道家的炼丹术,又虔诚礼佛,柳宗元主张援用佛学以发展儒学,故选B。
点评: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道教也广泛传播,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挑战。隋唐时期儒学家提出 “三教合一”,儒学吸收佛教、道教的精神,适应社会的需要不断丰富发展,体现了儒学与时俱进的时代品质。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邓小平说:“我们过去一直搞计划经济,但多年的实践证明,在某种意义上说,只搞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这可以解释
A.国家实行国家资本主义的正确性
B.“百花齐放”文艺方针的科学性
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不可行性
D.“大跃进”运动的客观实在性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材料中,邓小平的谈话是围绕经济方面的问题展开,故排除掉B;而材料想说明的是“搞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所以答案应该是计划经济中不利于生产力发展的史实,所以应该选C。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东西方文明相互启发与合作促进了人类历史的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也。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材料二:没有人因为知道了善而不向善的。唯有理智最为可贵。智慧意味着自知无知。无知即罪恶。美德即知识。
——苏格拉底
材料三: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孟德斯鸠、卢梭们则拿出了“三权分立”的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国这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四:中国发明了指南针、印刷术和火药这些重要的东西,外国今日知道利用它,所以他们能够有今日的强盛。……由此可见中国古时不是没有能力的,因为后来失去了那种能力,所以我们民族的地位也逐渐退化。现在要恢复固有有地位,便先把我们固有的能力一齐都恢复起来。
——《孙中山选集》
(1)孔子被后世称为“圣人”,比他稍晚些的希腊思想家苏格拉底被马克思称为“哲学之父”。依据材料指出孔子与苏格拉底思想主张的不同之处。(4分)
(2)17世纪的中国和18世纪的法国,都产生了启蒙思想,其共同的原因是什么?中外启蒙思想最主要的共同之处是什么?(6分)
(3)同为启蒙思想,为什么在中国被称为“中世纪末期的产物”,而在法国则被称为“近代社会的宣言书”?(6分)
(4)材料四中孙中山对“我们民族的地位也逐渐退化”的原因分析是否正确?为什么?(4分)
参考答案:
(1)孔子强调人的德、仁;苏格拉底强调人的理智、智慧、知识。
(2)原因:资本主义因素的产生和发展;封建专制统治的腐朽;封建文化专制严酷。
共同之处:批判君主专制统治,在不同程度上主张实行民主。
(3)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末期,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十分微弱;黄宗羲等地主阶级知识分子,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18世纪,欧洲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接近确立,孟德斯鸠等资产阶级思想家以科学为指导,构建了资产阶级国家的理想蓝图;法国启蒙思想家倡导科学与民主,宣扬平等与自由,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
(4)不正确。中国落后的根本原因在于封建制度的腐朽,正是腐朽的封建专制制约了中国的进步,使中国逐渐落后西方。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了古今中外思想文化的发展。旨在考查学生从材料中寻找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答题的能力。第(1)题可根据材料一中的信息“为政以德”“仁者”、材料二中的信息“理智最为可贵”“智慧意味着自知无知”“美德即知识”分别归纳孔子和苏格拉底的思想。第(2)题的第一小问可从当时的中西方的政治制度的腐朽、商品经济发展状况、思想界的压抑等角度组织答题;第二小问可从其斗争的矛头和主张作答。第(3)题的第一小问可根据材料三中的信息“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作答;第二小问可根据材料三中的信息“孟德斯鸠、卢梭们则拿出了……资产阶级国家蓝图”作答。第(4)题首先要找出孙中山的观点即“近代中国落后的根本原因是没能很好的利用已有的科技成就”。根据所学可知这一观点错误。错误的原因是孙中山没有看到古代中国为什么没有很好的利用已有的科技成就,这可以从制度的层面进行作答。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1964年,周恩来与美国作家斯诺交谈时说:“过去十五年中有些事情我们是做对了,但我们也做了一些错事。……只有敢于承认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我们才能改正它们。”针对50年代末经济建设中的“缺点和错误”,党和政府的纠正措施是
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B.提出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
C.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D.正确分析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项内容是在经济建设中出现“缺点和错误”之前,所以排除A项。C项内容的错误原因与A项相同。D项不是纠正的内容,同时它也出现在错误之前。我国经济建设中的缺点和错误出现在1958年的大跃进、人民公社运动的过程中,所以答案选择B项。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