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5-28 04:59:09
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辛丑条约》签订以后,帝国主义列强要求清政府改革新政,总税务司赫德就向清政府提出,要“认真改革才是最好的办法,”并且煞费苦心地写了一份《更新节略》……清政府表示:敝国现议力行新政,正期图报各大国之惠于后日……与各大国事无穷之利益。”?——摘自徐风晨、赵矢元《中国近代史》
材料2?“新政”的部分措施是以缓和统治者和人民之间的矛盾为目的,……如废科举、设学校、派留学生,裁冗员,设立商部(1903年9月),颁布提倡和保护民族工业的一些办法,……在另一方面,“新政”的整个精神是赋予中国政治以更多的买办性,……当时所颁布的铁路章程和矿务章程,对于“华洋官商”都是一体“保护”。
“新政”的另一项重要内容是练兵筹饷。……无论中央地方,每项“新政”都是以加重旧捐税或另增新捐税来充经费,其中以练兵款项最大,各省陆续招练新军的结果就是一些新军阀的产生,……直隶总督北洋大臣袁世凯势力最大,成为新军阀的最有力者,……当时清政府中枢力量日就衰微,庆亲王奕助主政贿赂公行,一切听袁世凯摆布。北京新成立的外务部、练兵处等机构实际都在袁世凯的掌握之中。
——摘自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请回答:
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时代背景和清末民初重大历史变迁,评述新政目的、措施、后果。要求表述成文。
参考答案:
评述内容应包括:背景:《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在全国迅速发展起来。
目的:缓和阶级矛盾,取悦帝国主义,加强镇压力量,巩固清政府统治。
内容:振兴教育,奖励实业、编练新军。
后果:新政没有使清朝摆脱内外困境,中国政治的买办性力口强,人民抗捐抗税斗争加剧、民族工业的发展和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促进了民主革命条件的成熟,加速了清王朝覆亡,新军阀集团的产生和袁世凯势力的崛起,为民主革命的曲折发展,民国初年出现军阀独裁和军阀割据混战,埋下了祸根。
本题解析:
本题是一道“小论文题”,题目围绕清末“新政”组织材料,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的技巧在于首先要搞清与“新政”有关系的各种政治势力:材料1中反映了帝国主义、清政府的态度,材料2中反映了人民、新军阀的态度等,可从这几种政治势力在“新政”中的地位及变化,逐层分析目的、措施、后果。注意答题要点中应包括时代背景。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下列不属于当前世界经济格局发展变化趋势的是
A.世界经济力量结构呈现多极化
B.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C.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
D.自由竞争取代宏观调整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当前世界经济格局发展变化趋势ABC明显可确定,而D项不符合当前特征,应是宏观调整取代自由竞争。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与智者学派相比,苏格拉底更重视
A.对人类社会的研究
B.对自然界的研究
C.对人的伦理道德的探讨
D.对人性的研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王夫之在批评某位思想家时说:“……窃佛老之旨,游心于虚无,而招致亡国之祸!”省略处为
A.程颢
B.王阳明
C.董仲舒
D.黄宗羲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窃佛老之旨,游心于虚无”说的是该学派吸收佛教、道教的思想,认为理在心中。可知这是陆王心学的观点,B项正确;王夫之认为此种学风误国误学;A是程朱理学的代表人物;C是西汉时期的儒学家;D反对君主专制。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杜勒斯在1958年说,“如果给予中国共产党政权这样的承认,那对于远东各非共产党国家的政府的生存几乎是致命的打击。……那会使它们在远东威信和影响大大增加”。美国的这一对华政策破产的标志是
A.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
B.基辛格秘密访华
C.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D.《中美上海公报》的发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的能力,从材料中可知新中国成立后,在外交上以美国为首的许多国家不予承认,在外交上孤立中国而中国在联合国恢复合法席位给中国的外交打开了新的局面,中国同许多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因此美国外交上孤立中国的政策失败。故选C。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