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高频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答题技巧(2019年最新版)(一)

时间:2019-05-28 04:57:2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美国情报机构在当时中国一五计划尚未公布的情况下,预测一五计划的目标是1957年国民生产总值比1952年增长20%到25%左右。这一预测
A.低估了中国政府解决经济问题的能力
B.与一五计划完成情况基本一致
C.高估了中国经济建设的有利因素
D.与中国公布的一五计划完全相符



2、判断题  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经历了“短暂的春天”。该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表现有
A.纺织业、面粉业等行业发展迅速
B.重工业的发展超过了轻工业
C.形成了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D.内地工业发展超过了沿海地区



3、判断题  “中共中央机关报的元旦献词或者元旦社论,正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曲折变化的见证……既是历史的见证,也是思想的记录。”据此观点,下列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A.1949年:《将革命进行到底》
B.1958年:《为全年产钢1000万吨而努力奋斗》
C.1967年:《把主要精力集中到生产建设上来》
D.1981年:《在安定团结的基础上,实现国民经济调整的巨大任务》



4、判断题  “经济全球化趋势在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没有根本改变的情况下发生和发展的,因而势必继续加大穷国与富国的发展差距。”为此,我们应该
A.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中谋求发展
B.团结一致投身反全球化浪潮
C.加入地区性国际组织寻求帮助
D.争取加入“关贸总协定”



5、判断题  《剑桥中华民国史》载,(辛亥)革命后10年,在20年代初,民族资本主义开足了马力……但是这一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巨大进步,更多的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所造成的经济奇迹,而较少地受惠于一场早已被军人接管了的革命。对以上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辛亥革命建立的政府是军人的革命政府
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取得了高速发展
C.一战是“经济奇迹”的最主要原因
D.辛亥革命对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毫无益处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1/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