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九)

时间:2019-05-28 04:55:21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下列史实中,所列中国古代思想发展的史实发生在下图所示时期的是

A.儒家思想成为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
B.出现了进步的民主启蒙思想
C.程朱理学成为统治者推崇的官方哲学
D.儒家学者积极复兴儒家思想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图上所示“吐蕃”“回鹘”“大理”等可知是在唐朝时期。A是在汉代汉武帝时期,B是在明清之际,C是在南宋以后,D符合题意,唐朝的韩愈等人提出复兴儒家思想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据统计,我国的技术与工程专业的学生从40年代后期占在校学生总数的20%上升到1952年的35%,到1953年主修工程、科学、医药及农业的学生达到学生总数的63%。这些变化表明,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初
A.初步形成了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B.向工农和工农子女“开门”办学
C.贯彻了“三个面向”的指导方针
D.为大规模经济建设培养专门人才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我国学习专业技术学生数从40年代后期到1953年出现大幅度的增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建国初期,国家经济恢复和建设急需大量具有的专业技术人才,所以D项理解符合题意;到1965年中国教育业初步形成了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A项表述不符合史实;B项的向工农和工农子女“开门”办学,是为了改变旧教育的性质,与题意无关;C项的贯彻了“三个面向”的指导方针,出现在改革开放后,不符合史实;故选D。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战国时期有人认为:“严家无悍虏,而慈母有败子。”由此,他主张治国应该
A.民贵君轻
B.无为而治
C.兼爱非攻
D.严刑峻法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严家无悍虏,而慈母有败子。”反映的法家思想,反对仁义、仁政、道德教化;A属于儒家孟子的主张;B属于道家老子的主张;C属于墨家墨子的主张。只有D符合。
点评:本题的关键在于理解诸子百家主张的异同。
正确认识道、儒、法、墨等派别的阶级性极其主张?
阶级
派别
代表人物
主张
评价
没落的奴隶主贵族
道家
老子、庄子
主张“无为”,希望社会退回到“小国寡民”的状态
表现了其没落、消极的情绪
儒家
孔子
核心思想“仁”“礼”
缓和矛盾,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新兴地主阶级
儒家
孟子
主张实行“仁政”
调整阶级矛盾,以利于封建统治
荀子
“制天命而用之”
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利用自然、发展生产的朝气和信心
法家
韩非子
主张加强君主专制,提出以法治国,“法不阿贵”
体现了新型地主阶级改革旧制度的进取精神和加强中央集权的迫切愿望
小生产者
墨家
墨子
“兼爱”“非攻”“尚贤”“节用”。
反映了广大小生产者要求和平、稳定的愿望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读图,1952年粮食产量上升和1960年粮食产量下降的原因分别是
?
A.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自然灾害
B.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互助合作运动开展;“八字方针”的提出
D.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人民公社化运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是考查学生从图片中获取信息和解读信息的能力。1952年粮食产量上升,根据所学知识是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1960年粮食产量下降,根据所学知识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所以选B。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19世纪中后期,中国的关税税率大大低于当时的西方各国。这对中国产生的影
响是
①涌入了大量外国商品
②冲击了中国小农经济?
③促进了城乡经济发展
④导致了农产品大量出口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19世纪中后期中国的小农经济是远远落后于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所以关税税率
低使得中国城乡经济进一步受到冲击,便利了列强的商品倾销、原料掠夺。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