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卷《手工业的发展》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三)

时间:2019-05-28 04:52:09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古代城市兴起。据《管子》载:“(临淄)凡仕者近宫,不仕与耕者近门,工贾近市。”材料表明。临淄城市建设的主要特点是
A.按人与自然亲近的理念设立居住区
B.严格区分官营和私营手工业作坊区
C.按居住地接近工作地设立居住区
D.严格区分贵族与平民的居住区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分析题干意思,官员住在王宫附近,非官员和耕地的人住在城门附近,从事手工业和商业的住在市场附近,这反映了按居住地接近工作地设立居住区的特点,答案为C。
考点:古代中国的基本经济结构与特点
点评:此题较简单,主要考查我国古代城市兴起的相关史实,考查的是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关于家庭手工业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是农户的一种副业
B.产品主要供自己使用和缴纳赋税
C.剩余部分拿到市场销售
D.在自然经济时代的手工业生产中居主导地位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文献通考·钱币考二》载:“初,蜀人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从材料中可以获取的信息应包括
①铁钱的使用极为不便?②交子出现在古代的四川
③是由官府发行的货币?④政府重视商品经济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①②③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蜀人以铁钱重”说明 “①铁钱的使用极为不便”正确,“谓之交子” 说明“交子出现在古代的四川”正确,“私为券”这属于民间私人行为,与官府、政府无关,可排除。因此选A。
考点:古代商业
点评:材料型选择题就是以文献、图表等材料为载体而设计出来的选择题。试题选材广泛,设置新情景、新问题,以考查学生运用基础知识和利用信息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材料的类型分有:文字型材料和图表型材料。从材料在试题中的位置来划分有:一是题干上引入一些材料,根据材料创设新情景,并根据材料设置备选项;二是以材料作为备选项,根据材料内容与题干要求对比进行选择。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最快的是
A.纺织业和火柴业
B.面粉业和火柴业
C.纺织业和面粉业
D.火柴业和造纸业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考查学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的掌握。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火柴大王”刘鸿生回忆说:“我在重庆办的中国毛纺织厂、火柴原料厂及在兰州办的西北毛纺织厂,都有官僚资本的投资。我原来在上海是大老板,到重庆却成了大老板的伙计。”此材料说明他的排挤和打击主要来自
A.官僚资本
B.外国资本
C.封建官府
D.地主阶级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解题思路点拨:本题关键是“重庆”“伙计”,由此判断应为官僚资本对民族工业的压抑。
规律技巧总结:本题为材料型选择题,解题的关键是读懂材料含义。实际上题干主要是考查刘鸿生所代表的民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所受的阻碍及原因。材料中提到“官僚资本”,因此主要是考查国内因素对资本主义发展的阻碍因素。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