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题《欧洲的宗教改革》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九)

时间:2019-05-28 04:49:24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九十五条论纲》指出:“教皇的财富今日远超过最富有者的财富,他为了建筑一个圣彼得教堂,为何不用自己的钱,而要用贫穷信徒的钱呢?”材料反映作者的态度是

[? ]


A.认可教皇搜刮财富
B.天主教徒应该忠于信仰
C.赞同教会建造教堂
D.反对天主教会的经济掠夺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16世纪宗教改革的发源地是( ? )


A.日本
B.美国
C.德国
D.意大利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16世纪欧洲的宗教改革导致了基督教世界中信仰体系的大分化和大组合。虽然各地、各个宗教派别有所不同,但总的说来,是世界性的宗教帝国让位于地方化、民族化的宗教组织;有形的宗教仪式崇拜,让位于无形的精神信仰崇拜。
――选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请回答:
(1)史学界有句俗语:“中世纪的欧洲是黑暗的欧洲”,请结合材料一中图片提供的信息,加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挽救“黑暗”的欧洲,马丁·路德拉开了欧洲宗教改革的序幕。请概述其改革的突出贡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材料二分析宗教改革后,欧洲宗教 世界呈现出哪些特点?宗教改革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天主教会利用教权聚敛财富,是西欧最大的封建主;控制人们的精神世界,压制进步思想,迫害先进人士;干涉国家政治,控制世俗君主。天主教会的黑暗统治是欧洲各种矛盾的焦点。
(2)提出了“因信称义”的主张,否定了天主教会的神学说教。
(3)特点:出现了一些地方化、民族化的新教;教会组织和宗教仪式简化,人们普遍接受信仰得救主张。积极影响:动摇了天主教会统治地位,促进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发展;冲破天主教会的精神束缚,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欧洲民族意识和民族国家的发展。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判断题  第一个明确宣布“教随国定”原则的国家是
A.德意志
B.法国
C.英国
D.瑞士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1517年,在德意志这片古老的土地上,路德揭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新教与天主教进行了长期的斗争。斗争的最终结局,是在德意志首先实践了“教随国定”的原则。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下图是16世纪的一幅讽刺画《灵魂的运输车》。它用极富想象力的夸张形式讽刺了教皇制度。画中恶魔抡着木槌,将人的灵魂塞入大桶中,装在牛车上向地狱驶去。车身是教皇的身体,车轮辐条由主教、枢机主教和修士构成。

材料二: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曾建议由基督教新教教会和地方当局接管教育,用德语教学,在全国城镇农村设立公办学校,为平民子女提供免费教育。
(1)材料一反映当时怎样的社会状况?为此,马丁·路德提出了什么改革主张?(6分)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宗教改革对教育有何影响。(6分)


参考答案:(1)反映了基督教成为教皇维护权势、控制人们思想的工具;人们对教会的控制与掠夺强烈不满。
主张:“因信称义”(“信仰即可得救”)。(6分)
(2)宗教改革运动打破了长期以来天主教会垄断教育的局面;重视运用民族语言教学;使教育领域出现了世俗化、地方化的倾向。(6分)


本题解析:(1)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图片信息的有效获取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图片信息和所学知识,材料一反映了基督教成为教皇维护权势、控制人们思想的工具;人们对教会的控制与掠夺强烈不满。据此马丁·路德提出了因信称义。
(2)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由基督教新教教会和地方当局接管教育”“用德语教学”“为平民子女提供免费教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宗教改革对教育的影响。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