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5-28 04:48:02
1、判断题 中共八大前后,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关于
①社会主义条件下的阶级斗争 ? ②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③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规模和速度 ④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中共八大前后,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完成,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新阶段。当时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即国内阶级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规模和速度的问题。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已有现成的苏联模式可借鉴,无需探索,故排除②;改革、发展、稳定是在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严重阻碍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导致的,1956年时尚未存在,排除④。故本题选C。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一代雄主汉武帝在位期间,中国封建“大一统”局面得到巩固。以下措施属于汉武帝为巩固“大一统”局面而采取的是
①打击富商大贾,推行铁业官营制度?②形成中朝和设置十三州部,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③罢黜百家,改革文化体制?④建立太学和郡国学校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实际考察汉武帝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措施,①③④都符合题意;②不对,州为汉代监察区名。又称部。东汉时期全国设十三州,一州所辖郡、国多少不等。
点评:组合型选择题是多项选择题的变形,考查角度有两种,一是将同一历史时期或同一历史事件影响下的知识进行归类组合,此类题的跨度不大,但分析的深,角度多,考查学生分析理解和发散性思维的能力。二是将不同历史时期的同类知识进行归类,此类题分析程度不深,但时间、空间跨度大,主要考查同学们的归纳和比较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鸦片战争后,中国的茶叶、丝等农产品大量增加,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茶丝的质量提高
B.中国茶丝生产迅速发展
C.中国经济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中国的茶丝被外国抢去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分析题干,注意其强调的是鸦片战争后中国茶、丝等农产品大量增加的情况,这与“鸦片战争后”这一时间有密切关系,A与题干明显没有关系,B阐述的仍然是题干意思,而不是原因,D项只看到了表明现象,没有看到问题的实质,实际上题干现象之所以出现,主要是因为中国市场被迫打开,被卷入了世界市场,所以答案为C。
点评:此题难度中等,解答此题要注意把题干现象放到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考虑,考查了学生由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列强“各国内也有与我们有仇的,也有和我们无仇的”,“我们要杀洋人,当杀那千军万马的人,不要杀那一二无用的洋人”。
——陈天华《猛回头》
材料二 ……一旦开战,“在两军阵前,有进无退,巴不得把他杀尽。洋兵以外的洋人,一概不伤他。洋兵若是降了擒了,也不杀害”,也“不能灭洋人的国”。
材料三 面对洋人,“越恨他,越要学他;越学他,越能报他,不学断不能报”,“即如他的枪能打三四里,一分钟能发十余响,鸟枪只能打十余丈,数分钟只能发一响,不学他的枪炮,能打得倒他吗”?
——陈天华《警世钟》
请回答:
(1)在材料一中陈天华在对待洋人问题上提出了自己的什么看法?
(2)材料二中,陈天华提出了反侵略斗争的一种什么策略思想?
(3)材料三中,陈天华提出了反帝国主义的什么主张?这是对谁的什么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4)综合上述三则材料说明陈天华在反帝问题上的主张,与此观点不一致的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维新变法
D.鸦片战争
参考答案:(1)对洋人应作具体分析的看法,而不赞成盲目地反对所有的洋人。(2)反侵略应有理有节的思想,而不应该好坏不分,乱杀一气。(3)“要想拒洋人,须先学洋人的长处”;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4)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陈天华的革命思想。前三问应结合陈天华的革命思想和材料的有效信息解答;(4)问考查了义和团“扶清灭洋”,盲目排外;而陈天华指出区分不同类型的洋人。B项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伊拉克战争爆发后,有人画了如下一幅漫画,它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世界已形成一超多强的格局
B.美国无视联合国原则,置联合国于不顾
C.美国和联合国联合应对伊拉克危机
D.美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政治经济军事大国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从漫画不难看出,美国在国际事务中凌驾于联合国之上,按自己的意志和利益处理国际事务。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