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高考知识点《欧洲的宗教改革》答题技巧(2019年最新版)(三)

时间:2019-05-28 04:45:1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中世纪的罗马天主教会是封建主阶级的统治工具,它给封建制度披上了神圣的外衣,为封建统治辩护;天主教会也是各国最有势力的封建领主,它拥有天主教世界地产的1/3;教会还是各国的特权组织,成为西欧国家实现民族统一的障碍。天主教会的腐败和搜刮,引起各阶级各阶层的强烈不满。……而教会的欺诈和无耻掠夺,最终落到人民群众身上……他们对天主教会的不满与日俱增。城市市民也不满天主教会的统治,这不仅是因为教会是封建制度的强大支柱,而且因为天主教会的许多清规戒律对工商业发展不利。世俗君主和贵族则垂涎教会的财产,出于个人利益的打算,也站在反对天主教会的行列中来。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1)根据上述材料,概括天主教会遭到普遍反对的原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什么叫“异端”运动?宗教改革前的欧洲人民反封建、反教会斗争为什么以宗教“异端”的形式出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宗教改革运动对西欧社会发展产生了什么进步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原因:维护欧洲反动的封建统治;阻碍西欧国家实现民族统一;对人民群众的欺诈和无耻掠夺;阻碍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损害世俗王权和贵族的利益。
(2)“异端”运动是指中世纪西欧采用反天主教会的宗教思想与罗马天主教会展开的斗争。原因:中世纪的西欧,几乎人人都是天主教徒,处在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和封建统治之下,采用宗教“异端”的形势展开反教会斗争容易被人们所接受;资本主义尚处在萌芽时期,新兴阶级还无法提出完善而成熟的斗争理论,不得不利用宗教“异端”思想进行斗争。
(3)进步影响:宗教改革运动动摇了罗马教会的统治,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使人文主义得到进一步的传播和发展。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天主教会把从事商业贸易和发财致富说成堕落行为,这种轻商思想与当时商品货币关系蓬勃发展的趋势背道而驰。
材料二 16世纪初,罗马教廷每年从德国榨取的财富达30万古尔登,这个数目等于1497年德皇所征税额的21倍。
材料三


图1? 烧死“异端”

图2?教皇为皇帝加冕

请回答:
结合材料一、二、三,概括欧洲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天主教会阻碍资本主义发展;天主教会利用教权聚敛财富,是西欧最大的封建主;控制人们的精神世界,压制进步思想,迫害先进人士;干涉国家政治,控制世俗君主。天主教会的黑暗统治是欧洲各种矛盾的焦点。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0分)【历史——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
德国是宗教改革的故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教皇须让我国不再忍受他们的不堪忍受的劫掠和搜刮,教皇须交还我们的自由、权利、财产……教皇须让皇权成为名符其实的皇权。
——马丁·路德《九十五条论纲》
材料二?路德并未采取步骧把他的肯定命题(注:《九十五条论纲》)散布民间。他只邀请学者来辩论以及显要者来阐释,但别的人暗暗地把肯定命题译成德文并交给报界。不久它们便成了德意志人的话题……他(路德)形容自己像一个人黑夜在一间古老教堂尖塔上攀登盘旋的楼梯,在漆黑中他伸出手臂平衡自己,他的手抓到一条粗绳,立时钟声大响,使他大吃一惊。
——(美)罗伦培登《这是我的立场——马丁·路德传记》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马丁路德的主张。(4分)
(2)如何理解材料二中路德想要“平衡自己”,却“立时钟声大响”?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宗教改革源于德国的社会条件。(6分)


参考答案:
(1)因信称义;简化圣礼;反对教皇对德国掠夺;主张世俗王权统治。(4分)
(2)理解:路德原本反对罗马教会兜售赎罪券,结果引发了西欧宗教改革。
条件:德意志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一罗马教廷的精神控制与经济掠夺:近代资本主义因素的产生,人文主义影响。(6分)


本题解析:(1)第一小问主张从材料一中“教皇须让我国不再忍受他们的不堪忍受的劫掠和搜刮”“教皇须让皇权成为名符其实的皇权”可概括出反对教皇对德国掠夺、主张世俗王权统治;再联系宗教改革的相关知识,路德还主张因信称义、简化圣礼。
(2)第一小问对“平衡自己”的理解从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的目的来分析;对“立时钟声大响”的理解从《九十五条论纲》的影响来分析即可;第二小问条件,联系宗教改革首先爆发与德国的原因来分析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西欧向近代社会过渡的根本原因是
[? ]
A、手工部门的发展?
B、商品经济的发展
C、生产力发展与技术进步?
D、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
16世纪对教会的反叛,以其世俗主义标志着近代的开端。?
——据(美)约翰?巴克勒等《西方社会史》?
请回答: ?
(1)“16世纪对教会的反叛”,在欧洲以德意志、瑞士和英国的宗教改革为典型。三国宗教改革的发动者分别是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6世纪的宗教改革有何历史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马丁?路德、加尔文、亨利八世。
(2)打击了欧洲天主教的神权统治;为确立宗教信仰自由的原则奠定了基础;新教登上历史舞台;增强了欧洲民族意识,促进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发展;使语言、文学、艺术、音乐、教育等诸多领域发生了深刻变化;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思想武器。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