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考点特训(2019年冲刺版)(三)

时间:2019-05-28 04:33:01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972年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美两国改善关系的共同利益要求是
A中国开始对外开放? B应对苏联的威胁
C解决台湾问题的需要 ?D中国重返联合国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下表为华资企业增长表(据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编制)。华资企业增长对当时中国社会产生的最大影响是

A.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B.近代企业在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
C.民族资产阶级从此登上了政治舞台
D.为近代民主主义革命转入新的发展阶段奠定了基础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在天之变,日月薄食(蚀)。四十二月日一食(蚀)。五十六月月亦一食。食(蚀)在常数,不在政治,年千灾,皆同一状,未必人君政教所致。”材料反映了(?)
A.老子批评周分封制
B.苟子批判庄子主观唯心主义
C.王充批判“天人感应”
D.范缜批判佛教的灵魂不灭论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关贸总协定规则只适用于货物贸易,而世贸组织的规则涵盖了商品贸易、服务贸易、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知识产权协议等多个方面。由此可见,1994年世界贸易组织取代关贸总协定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
B.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C.第三世界团结斗争
D.国际格局发生剧变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20世纪30-40年代,世界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国际贸易的相互限制是造成世界经济萧条的一个重要原因。二次大战结束后,解决复杂的国际经济问题,特别是制定国际贸易政策,成为战后各国所面临的重要任务。于是关贸总协定于1947年10月30日在日内瓦签订,并于1948年1月1日开始临时适用。应当注意的是,由于未能达到GATT规定的生效条件,作为多边国际协定的GATT从未正式生效,而是一直通过《临时适用议定书》的形式产生临时适用的效力。经济全球化,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90年代得到认可,但没有统一概念。经济全球化,有利于资源和生产要素在全球的合理配置,有利于资本和产品在全球性流动,有利于科技在全球性的扩张,有利于促进不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是人类发展进步的表现,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但它对每个国家来说,都是一柄双刃剑,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特别是对经济实力薄弱和科学技术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面对全球性的激烈竞争,所遇到的风险、挑战将更加严峻。经济全球化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建立公平合理的新的经济秩序,以保证竞争的公平性和有效性。 经济全球化是指贸易、投资、金融、生产等活动的全球化,即生存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最佳配合置。从根源上说是生产力和国际分工的高度发展,要求进一步跨越民族和国家疆界的产物。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与跨国公司的深入发展,既给世界贸易带来了重大的推动力,同时也给各国经贸带来了诸多不确定因素,使其出现许多新的特点和新的矛盾。所以答案选A,不选B。材料并没有提到第三世界,所以不选C。虽然1991年苏联解体,冷战结束后,两极格局瓦解,雅尔塔体系崩溃,世界形成了“一超多强”的世界格局。而且一般主要原因,根本原因都是从经济角度思考,所以D选项不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西方的年鉴学派认为:“经济和社会史其实是不存在的,只有作为整体而存在的历史。”对其理解正确的是(?)
A.历史的研究应该客观而公正
B.研究经济与社会史是没有价值的
C.经济和社会并非历史研究主要内容
D.对历史必须是立体综合的认识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内容,强调的是整体的历史不是单方面的经济和社会史,所以作者强调的是对历史必须是立体综合的认识,所以D正确,ABC不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