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5-28 04:31:38
1、选择题 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有了新的发展的直接原因是( )
A.儒学顽强的生命力
B.吸收了佛教、道教的精华
C.儒学大师的推动
D.佛教的影响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12分)明清以来,中国思想界对孔子和儒学的态度发生了一些重要的变化。
材料一 明代中期思想家李贽认为:“孔夫子亦庸众人类也”。“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固未尝有是非耳。” ——《藏书·世纪列传总目前论》
“耕稼陶渔之人即无不可取,则千圣万贤之善,独不可取乎?又何必专门学孔子而后为正脉也。”
——《焚书·答耿司寇》
材料二 康有为曾说:“中国之国魂者何?曰孔子之教而已。”“中国一切文明,皆与孔教相系相因。”“孔子之道,其本在仁,其理在公,其法在平,……其用在与时进化。”
——《春秋笔削大义微言考序》
材料三 新文化运动的“反孔”斗士们虽然对孔教批评多于肯定,但殊为难能可贵的是,他们对孔子本人和孔教的价值评判实际上大都能够采取一种历史的、一分为二的评判态度和立场,而并非如一般人印象中误解的那样,是不加区别地一概全盘予以否定或简单地予以蔑弃。因此,就新文化运动的“反孔”斗士们对孔子本人的真实态度而言,可一言以蔽之,即坚决反对膜拜孔子的偶像,而对作为一代哲人或伟人的孔子本人又是崇敬的。
——摘编自林存光《五四新文化运动与孔子观念的根本改变》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李贽对孔子的主要看法。分析其观点的进步意义。(4分)
(2)依据材料二指出,康有为如何认识孔子学说的地位?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其意图。(4分)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对孔子的态度。分析此态度形成的原因。(4分)
参考答案:
(1)反对神化孔子;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主张是非标准依时代而变化。(2分)
意义:冲击了正统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2分)
(2)儒家学说是中华文明之魂。把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与近代西方思想相接合,为维新变法制造舆论。(4分)
(3)态度:反对对孔子偶像崇拜和儒家伦理纲常,尊重和崇敬孔子。(2分)
原因:北洋军阀利用孔教维护其专制统治;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2分)
本题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李贽思想的认识与理解。结合材料“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固未尝有是非耳”、“ 何必专门学孔子而后为正脉也”可知,李贽反对以孔子的标准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而是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尤其是经济领域的新变化分析其进步意义。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理解与掌握。结合材料“中国之国魂者何?曰孔子之教而已。”归纳康有为的观点。联系当时进行变法的背景及力量对比,为减少变法阻力而采取的一项权宜之计。同时要结合康有为的个人经历。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新文化运动的认识与理解。结合材料“就新文化运动的‘反孔’斗士们对孔子本人的真实态度而言,可一言以蔽之,即坚决反对膜拜孔子的偶像,而对作为一代哲人或伟人的孔子本人又是崇敬的”归纳“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对孔子的态度”。联系新文化运动的原因及内容分析第二小问。
考点: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李贽的思想;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西学东渐·维新变法思想;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的概况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下面高雄市苓雅区行政区划部分截图突出反映了( )
A.政府对基层民众的严格管理
B.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
C.近代民主思想的广泛传播
D.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别图片等历史素材,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比较、分析,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图片信息“人和”、“仁政”等可知这是传统的儒家思想,分析、判断选项,可知:AB两项明显与题干图片信息无关,排除;C项具有一定迷惑性,仔细斟酌可知,C项不准确。而D项的表述,比较客观和全面,正确。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D。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儒家思想·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儒学发展到官方哲学是由哪位思想家促成的的( )
A.孔子
B.孟子
C.董仲舒
D.朱熹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孔子是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孔子生前并没有使儒学成为官学,故A项错误;孟子发展了孔子的儒家学说,他生前也没有使儒学成为官学,故B项错误;西汉时期董仲舒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促成了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故C项正确;朱熹是生活于宋朝,儒学成为官学在西汉时期确立的,故D项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选项内容和汉朝著名思想家董仲舒的新儒学有直接关系的是( )
A.“举贤良对策”
B.“君权神授”
C.“性善论”
D.“克己复礼”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西汉时期,董仲舒把道家、阴阳五行家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而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体系。董仲舒为了适应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为了加强君权的需要,提出“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为了维护统治秩序,提出“三纲五常”的道德标准。B项符合题意;A是汉武帝选拔人才的方式;C是孟子的思想;D是孔子的主张。
考点:董仲舒的新儒学
点评:儒家思想为什么能够在汉朝受到重视?
西汉初年,奉行黄老之道,无为而治,与民休息,政治气氛宽松,各派思想得以复苏。但是,政治上的统一,要求思想上的统一与之相适应,迫切要求一种为政治统一作出理论上的解释的学术思想。而法家思想在秦朝的滥用,已经造成严重的恶果。所以,只有温和的儒家思想适应当时社会的需要,且此时的儒家思想已是糅合了道家、阴阳五行家、甚至部分法家思想的一种与时俱进的新的思想体系。这就是儒家思想能够在汉朝受到重视的原因。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