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卷《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高频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三)

时间:2019-05-28 04:13:29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具有很大的盲目性,主要是因为(  )
A.当时我国的生产力还比较落后
B.“大跃进”运动已给国家造成巨大浪费
C.当时我国国民经济已进入困难时期
D.农民对人民公社化运动具有很大的盲目性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考查对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关系的理解。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奥斯曼帝国是政教合一的国家,伊斯兰教是国教,苏丹是(?)
(1)国家首脑 (2)宗教领袖?(3)军事统帅?(4)大法官
A(1、2、3)?(B)(1、2、4)? C(1、3、4)? D(2、3、4)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政教合一”决定了最高统治者苏丹既是国家首脑和军队最高统帅,又是宗教领袖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近现代以来留学生情况统计简表

阶段
留学方向和群体
人数
留学生代表
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拓荒阶段
留美幼童学生群
1872年起4批共120人
唐绍仪、詹天佑等
福州船政学堂留欧学生群
1877年起4次共80余人
严复、马建忠等
甲午战争到民初:
觉醒、救亡、革命阶段
涌向日本的留学群
推算当在22000人以上
宋教仁、蒋介石、
鲁迅、陈独秀等
留学欧美学生群
到辛亥革命前至少在600人左右
孙中山、蔡元培、竺可桢等
民初到20世纪20年代末:
自由发展阶段
留美学生群
推算人数达5362人
茅以升、闻一多、梁思成等
赴法勤工俭学学生群
共计有1700名以上
周恩来、聂荣臻、邓小平等
留苏的政治家群
总计在1600人左右
刘少奇、邓小平、叶剑英等
留日学生群
当在20000人以上
郭沫若、苏步青、李大钊等
留欧学生群
当在5000人以上
徐悲鸿、李四光、朱德等
1979年到2000年:
新发展阶段
分布欧美日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由教育部门派出的就达457700人
陈竺(现任卫生部长)
万钢(现任科技部长)等
——据周棉著《近代中国留学生群体的形成、发展、影响之分析与今后趋势之展望》
材料二?从1896至1945年的五十年间,中国赴日留学生数以万计,堪称世界史上最大规模的留学运动。革命者廖仲恺、何香凝夫妇变卖嫁妆首饰一同赴日;钱恂任日本外交官时,带了两个儿子一个儿媳和一个女婿去留学……
留日经历,加深了他们对中国国情的认识,在头脑中形成了衡量国是的新标准,解放了中国儒生禁锢的灵魂,掀起了一股一浪高过一浪的民主革命运动,所以“没有留日学生就没有辛亥革命”,孙中山如是说。
材料三?百年留美几涨几落。自1872年开始,清政府共派出四批留美幼童。清末北洋的留美学生,在自然科学与人丈领域成果斐然。待到清华大学公费留美开始后,又培养了钱学森、杨振宁等一批科学家,其中相当多的人,在朝鲜战争前后回到新中国效力。
(1)材料一表格中作者把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时期称为留学的拓荒阶段,试推测他的依据。
(2)根据材料一表格,指出民国初年留学方向有什么新动向?出现这种新动向的原因以及对中国历史发展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留日生、留美生的不同之处。近代留学运动给我们什么启示?


参考答案:
(1)依据:19世纪中期前中国统治者以天朝大国自居,逐步走上闭关锁国的道路,几乎没有出去留学的。两次鸦片战争后,面对数千年未有之变局,清政府掀起了洋务运动,开始选派留学生出国学习,虽然人数少,影响不大,但毕竟有了开始,故谓“拓荒”。
(2)新动向:留学苏联。
原因: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国际无产阶级运动和被压迫民族解放运动以极大的鼓舞。
作用:加快马克思主义传播,为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培养大批人才。
(3)不同:从规模上看,留日生大于留美生;从他们在中国近代的地位看,留美生高于留日生;从成才方面看:留美生多在科教领域有成就,留日生多在政治、军事成才。
启示:不同国家培养出不同人才,给中国带来不同的影响,留学须慎重选择。


本题解析:(1)从表格并结合教材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可知,鸦片战争前中国长期处于闭关锁国情况之下,对西方世界持抵制的态度,对外留学不可能发生。两次鸦片战争让中国人认识到了西方的强大,留学成为了当时实现强国梦的重要选择。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民族危机加深,留学生数量进一步增多。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表格信息的能力。从表格中我们可以得出的信息:民国时期留学生继续保持了项西方和日本学习的趋势,同时又增加了新的方向,即留学苏联。这位中国后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进行和一步一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留日生、留美生的不同之处:从规模上看,留日生大于留美生;从他们在中国近代的地位看,留美生高于留日生;从成才方面看:留美生多在科教领域有成就,留日生多在政治、军事成才。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997年9月,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跨越世纪的发展,要求我们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请回答:
(1)?江泽民同志认为为什么要“依法治国”?
(2)“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被作为基本方略写进宪法是在哪一次会议上?
(3)请联系实际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依法治国的认识。你在这一方面应怎样做


参考答案:
(1)适应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建设的需要。
(2)九届全国人大。
(3)只有实施依法治国的方略,我们国家才能健康发展,长治久安。作为青少年,应该如实做到认真学习宪法,自觉遵守宪法,热情宣传宪法,勇于同违反宪法的行为做斗争。


本题解析:本段材料中江泽民主席的讲话只是一段背景材料,回答本题更多要结合课本内容,注重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该图反映的是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在不同历史阶段发展状况的曲线图,请判断一下由G 到H一段曲线反映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哪一历史阶段的发展状况(? )

A.甲午战争后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B.辛亥革命后及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短暂春天
C.国民政府统治前期的短暂发展
D.国民政府统治后期民族工业的困境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读图能力及对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曲折发展的几个阶段的认识。在辛亥革命后、尤其是一战期间有了比较快速的发展,出现短暂春天。所以根据图示比较容易判断为B项。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