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二)

时间:2019-05-28 04:07:2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著名学者梁思成对于北京中轴线曾经赞美道:“在部署上最出色的是它的南北中轴线……蕴含了优秀的传统文化,世界上没有第二个城市有这样大的气魄,能够这样从容地掌握这样的一种空间概念”。
这里所说的优秀传统文化应包涵
①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②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③中央集权的法家思想?④居中不偏的儒家思想
A.①②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①②③④都是我国古代形成的有重要影响的传统文化,因此都属于北京城的南北中轴线蕴含的传统文化,故正确答案为D项。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912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体现了(?)
①伏尔泰的政治理论
②孟德斯鸠的政治理论
③卢梭的政治理论
④狄德罗的政治理论
A.①③④
B.①③
C.②③
D.②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再认再现历史问题的能力。应先把握好《临时约法》和启蒙思想的内容,然后进行归纳概括。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取得的外交成就主要表现在(? )
A.与会各国支持“另起炉灶”方针,以摆脱西方列强殖民统治
B.国际社会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准则
C.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成为会议各方的共识
D.宣传了新中国巨大成就,进一步扩大了社会主义影响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万隆会议是指1955年4月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国际会议,针对与会国之间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产生的矛盾和分歧以及一些国家对中国的攻击,周恩来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会议最终通过了《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宣言》,“求同存异”成为会议各方的共识,答案为C。
点评:此题难度较大,出题者主要意图在于考查学生对万隆会议相关史实的掌握和对其主要精神的理解,考查的是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分析理解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中国民族工业遭到空前的洗劫和破坏是在:
A.鸦片战争时期
B.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C.八国联军侵华期间
D.日本全面侵华战争期间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屈原相关,有唐代文秀《端午》诗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据此分析可知
A.口传史料是完全真实可信的
B.历史史料可塑造历史人物
C.实物史料是真实的历史再现
D.传统节日皆源于文字史料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有唐代文秀《端午》诗为证”可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有文字史料为证。A不对,口传史料没有实物史料真实可信;B不对,通过历史史料可以还原历史人物而不是塑造历史人物;C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2/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