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大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高频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九)

时间:2019-05-28 03:48:3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明清时期,纂修族谱以尊崇人伦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名门望族、寒门小姓都以修谱为大事。这一现象反映出
A.宗族观念受到人口流动的冲击
B.宗族成为社会等级的表现形式
C.理学成为维系宗族的思想基础
D.先秦时期的宗法制度得以重建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答案A在材料中并无信息表明是由于人口流动的冲击,影响家族的稳定从而导致家族编修族谱以维护宗族的团结统一现象的发生;答案B的表述是不符合事实情况的,因为即使同一宗姓内部也有贵贱之分,故宗族并不是社会等级的表现形式;D先秦以来的宗法制度一直存在着,没有遭到重大破坏和中断,所以也就无重建之说;宋明时期儒学家用天理强化人伦关系,为后来(包含明清时期)的家族维系血缘关系、强化宗族理念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解题时要注意题干中的时间“明清时期”。
【备考指南】近些年关于宗法制度,选择题时有出现,而宗法制度里面的一个主要内容就是族谱的存在与其相关知识,对于备考来说,不妨结合有关知识,精编精选些关于族谱的文章,让学生阅读了解,扩大知识面和视野。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下表为近代中国土布生产消用棉纱量状况,对表中信息理解准确的是

?
1840年
1860年
1894年
全国土布应有产量(万匹)
59732.7
60471.0
58915.8
土布消用棉纱量(万担)
620.9
628.6
612.4
土布消用洋纱量(万担)
2.5
3.5
143.4
A.外国资本主义基本控制中国的棉纱市场?
B.中国土布生产遭遇洋布倾销的重大打击
C.鸦片战争后传统手工生产仍具有相对优势?
D.甲午战争前传统经济结构解体较为缓慢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根据表格信息,根据“1840年的620.9比2.5...1894年的612.4比143.4”可知外国资本主义并没有基本控制中国的棉纱市场,同时也说明传统手工生产仍具有相对优势,B、D的说法没有材料依据。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2009年山东文综)
现在几乎选到国家蒙受耻辱的最后阶段了。……我们所经历的祸患并非来自局部的或细小的缺点,而是来自这个建筑物结构上的基本错误,除了改变建筑物的首要原则和更换栋梁以外,是无法修理的。
——汉密尔顿《联邦党人文集,当前的邦联不足以维持联邦》
(1)结合美国建国初期的史实,说明材料中的“建筑物”是指什么?“结构上的基本错误”又是指什么。
(2)美国是如何纠正“结构上的基本错误”的?在政治上有何重大意义?


参考答案:
答案要点:
(1)“建筑物”:邦联体制。“结构上的基本错误”:当时美国只是一个松散联盟没有建立起强有力的全国性政府。
(2)纠正措施:制订《1787年宪法》,确立联邦制。意义:维护了美国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


本题解析:
回答第(1)问时要先分析材料的出处,再分析材料。第(2)问围绕美国1787年宪法回答相关问题。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人间正道是沧桑》:“一是:我实现了理想;二是:理想通过我得以实现,即使牺牲自己的生命”“在中国不是哪位政治领袖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而是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对这几句台词评价符合历史史实的有?(?)
①近代以来要实现伟大的政治理想必须要通过政党和党员们的艰苦奋斗
②中国的国情尤其是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异常尖锐需要科学的革命理论
③革命的胜利是用坚定的信仰和热血赢得的,现建设时期仍需要坚定的信仰
④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完全归功于新文化运动的思想解放和五四运动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可用排除法来做。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是多种因素造成的。比如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民族矛盾的尖锐,社会性质等因素。若完全归功于新文化运动的思想解放和五四运动,有失偏颇,故④可排除。由此可知答案为B。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从图1到 图2的变化中,你能获得的正确信息有

①反映了农村主要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为公有制?②开始了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③实现了农业现代化?④生产关系严重超越生产力的表现
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片信息的能力,图中信息显示的是农业合作化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结合史实不难判断出中国在此运动下没有实现农业现代化,农业合作化运动实现了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转变,而人民公社运动则极大地提高了公有制程度,但并没有改变公有制属性,所以①③两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②④两项表述正确符合题意,答案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比较能力,对于历史的比较分析能力的考查一直是高考关注的重点,就比较问题本身而言,关键是比较项的选取问题,这可分为两种类型,其一是题目中已经确立了比较项,其二是自己寻找比较项,前者难度较低,后者难度较大,多出现在材料题中。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