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大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五)

时间:2019-05-28 03:39:59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2009年7月4日,朝鲜连续发射7枚导弹。韩国舆论认为,从(7月)4日是美国独立纪念日来看,发射导弹更可能是出于政治目的,是对美国的挑衅。这表明?
[? ]
A.朝鲜是危害东北亚地区和平与稳定的罪魁祸首
B.对抗仍然是当代国际关系中的一个主要问题
C.世界整体趋于缓和,但局部动荡仍然存在
D.朝鲜希望通过重启核计划赢得国际社会的尊重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世界格局是指国际舞台上的各种力量从自身利益出发,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在一定时期内所形成的一种结构状态。影响和推动二战后世界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的因素不包括
A.西欧走向联合
B.日本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
C.不结盟运动兴起
D.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是在20世纪60、70年代,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发生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45年,杜鲁门总统在致国会的咨文中郑重宣布:“胜利已使美国人民有经常而迫切的必要来领导世界了。”
材料二我们现在应当非常谨慎,应当不采取对卷入冲突中的国家的防务不会有益而不只会使人激怒,甚至会挑起致命步骤的措施。
——摘自1962年赫鲁晓夫至肯尼迪的信?
材料三?美国将参加各盟国和朋友的防务和发展活动,但是美国不能而且也不会制定全部方案,拟定全部计划,执行全部决定,负起保卫世界自由国家的全部责任。只有在我们的帮助真正起作用,并且被认为是符合我们的利益的时候,我们才会给予帮助。
——摘自1970年尼克松的对外政策报告?
材料四?美国在欧洲、太平洋、中东以及其他美国疆界之外的地区,有着广泛的义务和安全利益。这就需要美国担当起“强有力的”、“令人信服”的“领导责任”。、
——摘自里根的讲话?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美国战后的什么战略意图?美国能实现这种战略的条件有哪些?(6分)
(2)据材料二,赫鲁晓夫致肯尼迪的信针对的是什么事情?苏联当时的态度说明了什么?(4分)?
(3)据材料三,尼克松政府为什么不再承诺“负起保卫世界自由国家的全部责任”?材料说明美国的全球扩张战略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与此相应,美国在国际关系领域采取了美国在国际关系领域采取了哪些重要的行动。(6分)?
(4)里根上台后,表示美国要重新担当起“强有力的”、“令人信服”的“领导责任”,其背景如何?(4分)?
(5)综合上述材料回答你对美苏关系有什么看法?(4)


参考答案:
(1)战略意图:领导世界,攫取世界霸权(2分)。国际:二战后,欧洲强国走向衰落;美国:拥有最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4分)
(2)1962年发生的“古巴导弹危机”;(2分)说明在当时美苏争霸中,苏联与美国抗衡的实力还有差距,战略优势在美国方面。(2分)?
(3)日本和欧共体的崛起,使美国的霸主地位受到挑战,加上侵略越南受挫,美国的经济、军事实力有所下降。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从越南撤军,着手改善与中国的关系。(6分)?
(4)苏联力量下降,美国经济、军事实力逐步恢复。(4分)?
(5)美苏争霸的主动权随双方经济、军事实力的变化而变化;美苏争霸是世界长期紧张、不得安宁的根源。(4分)


本题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和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从材料“美国人民有经常而迫切的必要来领导世界了”可以看出美国领导世界,攫取世界霸权的战略意图;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能实现这种战略的条件有:二战后,欧洲强国走向衰落;美国:拥有最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二的出处“摘自1962年赫鲁晓夫至肯尼迪的信”可以判断这个事件是1962年发生的“古巴导弹危机”;从材料“我们现在应当非常谨慎,应当不采取对卷入冲突中”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联当时的态度说明了在当时美苏争霸中,苏联与美国抗衡的实力还有差距,战略优势在美国方面。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从材料三的出处“摘自1970年尼克松的对外政策报告”可知尼克松发表此言论的时间是20世纪70年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尼克松政府不再承诺“负起保卫世界自由国家的全部责任”的原因:20世纪70年代,日本和欧共体的崛起,使美国的霸主地位受到挑战,加上侵略越南受挫,美国的经济、军事实力有所下降。根据这一时期美国的国力和当时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美国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与此相应,美国在国际关系领域采取了美国在国际关系领域采取的重要行动:从越南撤军,着手改善与中国的关系。
(4)本题考查的是20世纪80年代美苏两国国力的比较。根据所学知识我们可以得出,20世纪八十年代,美苏两国的实力和国力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美国经济、军事实力逐步恢复,从而美国要重新担当起“强有力的”、“令人信服”的“领导责任”;而苏联力量下降。
(5)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和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从四段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苏争霸的主动权随双方经济、军事实力的变化而变化;美苏争霸是世界长期紧张、不得安宁的根源;美苏争霸是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对抗。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2011年12月,朝鲜领导人金正日逝世,朝鲜半岛局势扑朔迷离,而源自2000年的朝韩离散家属互访活动,有利于半岛局势的缓和,令世人瞩目。以下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朝鲜分裂根源于民族矛盾的激化
B.亲人的离散是两极世界下的悲剧
C.家属的重逢是由于美苏冲突的结束
D.两极格局解体推动朝鲜半岛局势缓和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冷战”是朝鲜分裂的根源,故 A 项错;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早在1991 年就已完成,故C、D 两项说法有误,由于亲人的离散是由冷战形成的两极世界下的现象,所以答案为B。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20世纪国际关系格局几经变化,不但影响着国家的命运,也影响着普通人的生活。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图一所反映的形势是如何形成的?指出此时国际关系格局的突出特点。(6分)
(2)判断图二反映的历史时期。与图一相比,图二所处历史时期的欧洲国际关系格局出现了哪些重大变化?(8分)

(3)结合材料谈谈你的感想。(4分)


参考答案:(1)形成:二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发动“冷战”,形成了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以苏联为首的华约,出现了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局面。(4分)两极格局形成。(2分)
(2)20世纪90年代;东欧剧变;两德统一;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等。保障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发展。(8分)
(3)言之有理即可得分。可以从两极格局影响普通人的生活、对未来国际关系的期待、国与国交往遵守的原则等角度谈。(4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美苏冷战和两极格局。
(1)图一反映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华沙条约组织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局面。结合所学知识,从美苏冷战和两大集团的建立等方面概述这一局面是如何形成的。第二小问从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对峙可以看出当时国际关系格局的突出特点是美苏两极格局。
(2)观察图片二的信息,德国重新实现了统一;苏联解体,独联体成立,由此可以判断图二反映的历史时期是在20世纪90年代后。联系教材知识,概括这一时期欧洲国际关系格局发生的重大变化: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德国统一、两极格局瓦解等等。
(3)该问属于开放型的问题,可以从两极格局影响普通人的生活、对未来国际关系的期待、国与国交往遵守的原则等角度谈谈自己的看法。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4 5 6 下页 尾页 5/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