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卷《现代科学技术》在线测试(2019年最新版)(十)

时间:2019-05-28 03:39:39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提出,是物理学思想的一场重大革命。因为它? (? )
A.否定了牛顿的力学理论
B.借鉴了法国科学家拉瓦锡的学说
C.揭示了时间、空间并非绝对不变的属性
D.修正了能量、质量互相转化的理论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19世纪末,由于电磁学方面一系列的新发现、新实验同经典力学理论发生矛盾,物理学出现了危机。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以解决这一危机,从而揭示了空间、时间、物质、运动之间的本质上的统一性。相对论把牛顿力学理论作为一种特殊情况(当运动速度远比光速低的时候)概括在内。故选C。A项说法不准确;BD项说法错误,没有说出主要的贡献。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对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有所了解,知道是研究空间相对性问题的。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量子理论也是现代科学的支柱之一也需要了解。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下列重大发明的先后顺序是(?)
①电影的诞生?②电视的发明?③电脑的发明?④电灯的发明


A.④①③②
B.④①②③
C.①③②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材料一 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两轮。……思想言论之自由,谋个性之发展也。法律之前,个人平等也。个人之自由权利,载诸宪章,国法不得而剥夺之,所谓人权是也。——任建树《陈独秀著作选》
材料二 到了国家能够行动自由,中国便是强盛的国家。要这样做去,便要大家牺牲自由。
——孟庆鹏《孙中山文集》
材料三 争你们个人的自由,便是为国家争自由!……自由平等的国家不是一群奴才建造起来的!——《胡适文存》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以物理学和生物学的主要科学理论为例,说明近现代欧洲的“科学之兴”。
(2)材料一中的“人权”是指什么?它与“科学”是什么关系?
(3)材料二、三中的“国家自由”与“个人自由”的关系有何区别?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胡适产生这种认识的时代背景。


参考答案:
(1)例:经典力学;相对论;进化论。
(2)人权:宪法所规定的人的自由平等权利。关系:并重。
(3)区别:材料二认为只能有国家自由,不能有个人自由。材料三认为个人自由是国家自由的基础。背景:辛亥革命后,民主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一战期间,中国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袁世凯实行独裁统治,掀起尊孔复古逆流。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材料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第(1)问根据所学知识概括即可;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个人之自由权利,载诸宪章”概括,第二小问可根据“若舟车之两轮”归纳,第(3)问第一小问可据材料二、三内容概括,第二小问可根据所学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回答。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与前两次技术革命相比,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是
[? ]
A.科学技术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
B.许多技术发明都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
C.自然科学的新发展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D.技术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斯宾塞认为:人类可以在人口的压力下前进,也可以不前进,但是按照事物的性质来说,只有那些在人口压力下确实前进的人会最后获得生存。其理论依据可能是?
A.经典力学理论
B.社会契约论
C.生物进化论
D.相对论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依据材料“只有那些在人口压力下确实前进的人会最后获得生存”强调在生存环境日益恶化的情况下,只有不断进步的人才能生存,与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中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相吻合,所以选C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