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5-28 03:14:41
1、判断题 清廷兵部左侍郎王茂荫进呈咸丰皇帝一书:“其书版在京,如蒙皇上许有可采,请饬重为刊印,使亲王大臣家置一编,并令宗室八旗以是教,以是学,以知夷难御而非竟无法可御。”此书很快进入清朝最高决策层的视野,所提出的主张在洋务运动中付诸实践。该书最有可能是
A.《四洲志》
B.《海国图志》
C.《天演论》
D.《资政新篇》
2、判断题 (17分)自古以来,许多有作为的政治家都密切关注民生。党和政府为解决民生问题作出了许多重大努力。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问题。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面对划时代的社会变革,许多思想家从不同的阶层或阶级立场出发,提出了一系列社会主张,如孔子的“德政”思想、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墨子的“兼爱、非攻”思想等。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材料二:新民生主义把“平均地权”发展为“耕者有其田”思想。孙中山认为:中国现在虽然没有大地主,但是一般农民都是没有田的,农民所耕的田,大都是属于地主的,地主却不去耕作。中国农民都不是为自己耕田,而是替地主耕田,所生产的产品,大半是被地主夺去了。这是个很大的问题,应该用政治和法律手段来解决。
——马执斌《历史(必修三)教学参考》
材料三:随着农村生产的恢复和发展,贫富差距开始拉大,土地集中和雇工现象开始出现,阶级关系发生了新的变化。由于地主阶级的长期残酷剥削压迫,中国个体农民处于极端贫困之中,家底薄弱,缺乏发生生产的物质条件,遇到天灾人祸更是难以维持,因此他们要求实行各种形式的生产互助合作。
——《国史通鉴(第一册)》
(1)材料一中思想家的观点有何突出的共同点?试分析这种共同点产生的社会根源(4分)。
(2)据材料二,孙中山民生主义主张的基本关注点是什么?他的主张对国民大革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分)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党和政府采取了怎样的措施?(6分)
(4)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党和政府采取上述措施的重大意义。(4分)
3、判断题 “火柴大王”刘鸿生回忆说:“我在重庆办的中国毛纺织厂、火柴原料厂及在兰州办的西北毛纺织厂,都有官僚资本的投资。我原来在上海是大老板,到重庆却成了大老板的伙计。”下列最能说明
A.民族工业受封建势力压迫
B.民族工业受到外国资本的压制
C.民族工业受到官僚资本的侵蚀、排挤
D.民族工业受政府政策的影响
4、判断题 观察下图思考导致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有
①根本原因:经济发展的需要
②现实因素:世界政治中心地位的丧失
③外部因素:美苏争霸的影响
④可能因素:欧洲宿敌法国和德国的和解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5、判断题
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来说:
①是一把双刃剑?②处境更为不利?③提供了机遇?④面临压力与挑战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