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答题模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考点特训(2019年冲刺版)(二)

时间:2019-05-28 03:12:57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中国在1965—1976年间出现了三次经济复苏回升,分别是在1965年、1973年、1975年。其出现的共同原因是
A.对外贸易的发展
B.“大跃进”的推动
C.实施“一五”计划
D.纠正“左”倾错误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1979年实行改革开放之后,对外贸易得到较快的发展,故A项错误;1958年才出现大跃进,随后八字方针进行了调整,故B项错误;一五计划是1953—1957年, 故C项错误;1965年八字方针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1973、1975年,周恩来和邓小平主持中央工作,对国民经济进行整顿,实际上就是纠正文革中的左倾错误,故D项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下图是下列哪一组织的旗帜

[? ]
A、欧共体
B、欧盟
C、东盟?
D、亚太经合组织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山东省又称“齐鲁大地”,因其地理位置重要,我国古代各王朝都采用各种方式对其进行了管辖。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元朝大政委于中书省,今冀、晋、鲁、内蒙及河南的黄河以北地区称“腹里”,由中书省直辖。中书省也称都省,为全国行政中枢。总领各行省,又兼辖腹里。
——《古代行政区划史》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说明今天的山东省为什么又称“齐鲁大地”?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朝代什么样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根据材料三指出元朝是如何对山东进行管辖的?
(3)上述材料体现了中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一种什么发展趋势?你是如何评价这一发展趋势的?


参考答案:(1)西周时期山东省曾有齐、鲁两个诸侯国。
(2)西汉前期推行郡县制,又分封同姓诸侯王。由中书省直接管辖。
(3)中央对地方的管理不断加强(或中央越来越强,地方越来越弱)。
积极影响:①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②有利于各地区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有利于组织人力、物力从事大规模的经济活动,如兴修水利;③有利于抵御外来侵略,维护国家主权和统一。
消极影响:①造成了地方官对中央和君主的绝对依赖,助长了官场唯上是从、因循守旧之风、官僚主义和贪污腐化之风盛行;②造成了官僚机构臃肿,加重了人民负担;③地方没有相应的自主权,由于交通、通信落后,应急能力差,难以实施有效的管理等。


本题解析:本题重在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认识与理解,难度不大,重在理清具体史实。第(1)问重在理清分封制分封的诸侯国有哪些;第(2)问考查基本史实,理清西汉的郡国并行制和元朝的行省制;第(3)问理清中央与地方关系,明确中央不断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地方权力不断削弱。另外,评价,注意从一分为二的角度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2006年11月,大型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在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隆重推出,该片以对大国成败兴衰的感悟,唤醒民众对国家兴亡的责任感,在国人中引起强烈反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英国诺丁汉大学教授郑永年说:“所谓的一个国家外部的崛起,实际上是它内部力量的一个外延,自己的国家制度还没有健全的情况下,它就很难成为一个大国,即使成为一个大国,也不是可持续的。”试以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初期德意志帝国的兴衰历史说明上述观点。(5分)
(2)欧盟现在试图走与以往的传统强国不同的道路,崛起成为国际力量中的重要一极。欧盟崛起有何特点?试分析欧盟国家选择这条道路的原因。(5分)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当今世界大国的和平崛起都有哪些共同因素?(2分)


参考答案:(1)19世纪70年代,德国完成统一,颁布了《德意志帝国宪法》,促进了德国经济和军事力量的增强,19世纪末,德国成为世界强国。(2分)德意志帝国建立起来的政治制度是一种不彻底、不完善的代议制,专制主义、军国主义倾向严重,推动德国走上了侵略战争道路。(2分)一战中德战败,使其丧失了强国地位。(1分)
(2)特点:欧洲国家走国家联合的道路;通过经济的合作,发展到政治的合作,实现政治、经济一体化。(答对一点给1分,得分不超过2分)
原因:在两极格局背景下,出于保障自身安全和发展经济的需要;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区域集团化潮流的推动(答对一点给1分,得分不超过3分)
(3)重视科学技术与教育,(科教兴国);建立与本国国情相适应的政治经济制度(答“制度创新”也可以,单纯答“发展经济”不给分);善于学习但绝不简单照搬别国发展模式;后发国家在国家力量主导下加快现化步伐。(答出任何一点给1分,得分不超过2分。)


本题解析:本题(1)是论证题,要论从史出。注意材料理解材料的时间限制。
(2)主要是欧洲联合原因和简要过程的理解;(3)归纳共同点,从战后联邦德国、日本崛起的原因上可以得出结论,言之有理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20世纪30年代美国推行的“中立”政策之所以对法西斯侵略起了绥靖作用,主要是因为:(?)
A.它有利于法西斯国家得到经济、军事援助
B.它模糊了正义战争与非正义战争的界限
C.它不向发生内战的国家出售武器
D.它不给予苏联以“中立国”地位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三十年代世界的主要矛盾是世界人民同法西斯侵略的矛盾,面对侵略,美国以“不向发生战争的双方出售武器”作为标准,使正义的反法西斯力量得不到有效的援助,助长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气焰,使得它们没有受到有力的遏制。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2/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