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5-22 09:05:45
1、判断题 一般认为史学研究分为问题形成、史料收集、史料整理和历史解释等环节。下列表格反映哪一环节(?)
年 代 | 科技发明(件) | 中 国 | 世界其他国家 | ||
件数 | 百分比 | 件数 | 百分比 | ||
公元1-400年 | 45 | 28 | 62% | 17 | 38% |
公元401-1000年 | 45 | 32 | 71% | 13 | 29% |
公元1001-1500年 | 67 | 38 | 57% | 29 | 43% |
公元1501-1840年 | 472 | 19 | 4% | 453 | 96%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某同学的学习卡片中有一幅图(如下图),对此图解读最为合理的是
A.反映新时期我国外交政策的调整
B.表明美国已放弃“两个中国”的政策
C.体现发展中国家对新中国的支持
D.说明中国成为多极格局中的重要力量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数据表格,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由表格中时间可以直接排除A,依据已学知识可知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获得支持票数不断增多,一方面说明了发展中国家对新中国的支持,另一方面也说明了美国敌视、孤立和封锁新中国政策的破产,是我国在外交战线上取得的一个重大胜利,因此C符合题意,而B的表述不合史实,另外当时依然处于两级格局下,D的表述也不合史实。故选C。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2002年10月9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和司法部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典》首发式。该法典囊括了我国全部现有的法律规范的文件形式,同时也收录了我国缔结或加入的国际条约。材料说明
A.《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典》是我国根本大法
B.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我国已经建设成为依法治国的国家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和司法部是我国的最高立法机关
D.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以宪法为基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材料的理解能力及与教材内容的联系能力。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故 A 项错误;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开始,我国正在进行法治国家的建设,故 B 项错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立法机关,故 C 项错误;故应选 D。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进一步加速,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与北美自由贸易区相继问世。二者的共同之处在于
①在欧洲经济一体化加快的背景下建立 ②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
③成员国具有相同的社会政治制度 ④美国是这两个经济组织的重要成员国
[? ]
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下列历史人物提出的思想主张中,不能体现“以人为本”思想的是( )?
A.孔子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孟子提出“民为贵,君为轻”
C.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
D.康熙帝说“与民休息,道在不扰”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考察对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等理学思想的理解。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