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必备知识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九)

时间:2019-05-22 08:43:5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中共八大指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国内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实际上就是
A.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矛盾
B.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C.先进的社会制度与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D.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大卫是英国下议院议员,关于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他津津乐道。你认为他的哪一说法是错误的
A、“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标志着我国君主立宪制基本确立”
B、“我国君主立宪制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责任内阁制”
c、“它是君主制、贵族制与民主制三者融为一体的混合物”
D、“它是总统制与联邦制相结合,体现三权分立原则的一种较为完美的政治体制”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并没有与总统制想结合,也不是体现三全分立原则的政治体现,君主立宪制限制的是君主的权力。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三字经》中写道:“人之初,性本善。”在人性论上,持相同或相近主张的思想家是:
①墨子?②荀子?③老子?④苏格拉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思想家思想的理解。荀子主张“性恶论”,认为人天生都是恶的,凭后天的教育可以使人弃恶向善;苏格拉底认为人必须有知识才能达到善。二人都强调通过后天的教育和学习达到善。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知②④在思想上是相似的。D正确,所以本题选D。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有同学把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欧洲的17~18世纪、中国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放在一起寻找材料开展研究性学习。他的研究性学习主题应该包括
①政治民主化?②阶级结构变化?③新旧思想观念冲突?④制度创新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①项明显错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百家争鸣当中并未出现民主思潮;春秋战国时期、欧洲的17~18世纪、中国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都是新旧思想激烈的碰撞的时期,阶级关系对比发生明显的变化,人们的思想得到解放,新制度逐步的确立。因此②③④正确,故选D。
点评: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的社会大动荡、大变革时期,也是思想领域里的百家争鸣的时期,各种学派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推动了思想的解放,也奠定了传统文化的基础;欧洲17--18世纪是启蒙运动时期,为革命做了舆论的准备;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也是西方思想引进的时期,宣传西方政治文明探求救国之路。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解放后我国农村生产关系有几次调整?这几次调整有何区别?


参考答案:①1953年至1956年对农业的改造,是解放后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第一次调整。
②从1958年开始的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农村生产关系的又一次调整。
③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对农村生产关系的再次调整。
区别:①三大改造时对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改变了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而后两次调整都是在坚持公有制前提下的调整。
②人民公社化运动脱离了中国的实际,而三大改造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则适应了我国生产力的发展。


本题解析: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在解放后主要有三次。区别主要看是否从根本上改变了生产资料所有制。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