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5-22 08:20:41
1、判断题 (12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下表是某中学研究性学习课上,三个研究小组展示的材料和所得的结论。
组别、时期 | 材料 | 结论 |
第一组15、16 世纪 | 他们游到我们的小船上,用鹦鹉、棉线团、短矛和其它很多东西交换,我们给他们玻璃、念珠和小铃铛。总之,我们以物换物,两相情愿。 ——哥伦布《航海日记》 | 世界逐渐成为一个密切联系的整体 |
第二组 19世纪中期 | 世界强国英国在1846 年和1849 年先后废除了谷物条例和航海条例,全面实施自由贸易政策,和一些国家签订了贸易协定:希腊(1837 年)、土耳(1838 年)、波斯(1836,1857 年)、中国(1840,1842 年)、日本(1858 年)等,其中绝大多数是不平等的贸易协定。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2 年第六期 | 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不平等贸易体系形成 |
第三组 19世纪末20世纪初 | 苏伊士运河于1869 年开通,巴拿马运河于1914 年竣工。铁路网密布全球,洲际铁路开通的有:1869 年美国横贯北美的大铁路与太平洋铁路接轨;1903 年俄国西伯利亚大铁路;世界通讯网形成。60 年代,有线电报的使用已经越出国界;70 年代,电话开始使用;1901 年,无线电波飞跃大西洋成功。汽车和飞机已经出现。20 世纪初期,全世界已由200 万辆汽车奔驰在交通运输线上。 ——麦克尼尔《世界史》 |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
参考答案:
(1)①第一组、第三组。(1分,错一个不给分)
②考生可从增加材料或修改结论两方面提出自己的看法,但材料与结论必须相符。每组2分,共4分。
如:第一组可增加的材料:达伽马绕过非洲南端好望角到达印度、哥伦布发现美洲、麦哲伦环球航行,打破了世界彼此隔绝的状态,世界日益成为一个密切联系的整体;或者,新航路开辟后,各地区各民族商业贸易扩大,经济文化联系加强。
第一组也可修改结论:欧美联系加强
第三组可增加的材料:19世纪末20世纪初,全世界基本完成了以资本主义市场为框架,以国际贸易和殖民主义为手段,以物种交流、人口迁徙与种族融合、文化交流与撞击为主要内容的一体化进程;或者,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资本主义国家凭借日益强大的实力,在全世界划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亚非拉广大地区基本上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进一步成为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
第三组也可修改结论: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提供了先进的物质条件。
(2)15、16世纪,新航路开辟后,物种的交流和先进生产方式的传播使各地区商品种类增多,商业贸易扩大,经济文化联系加强,各地区各民族的联系日益紧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或者:新航路开辟打破了世界彼此隔绝的状态,世界日益成为一个密切联系的整体,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2分)
19世纪中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完成工业革命,英国成为“世界工厂”。(1分)列强在全球扩张,世界大部分落后国家和地区沦为资本主义国家原料供应市场和商品倾销市场,资本主义市场初步形成。(2分)
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经济的整体发展。(1分)资本主义国家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亚非拉广大地区基本上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资本主义市场最终形成。(1分)
本题解析:(1)主要考查学生阅读表格材料并分析归纳的能力,要求较高。本题既要判断,又要修改,学生感觉比较难,容易失分。第一组、第三组。(1分,错一个不给分)考生可从增加材料或修改结论两方面提出自己的看法,但材料与结论必须相符。
(2)本题考查学生重新组织整理材料并得出变化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紧扣“15、16世纪,新航路开辟后,物种的交流和先进生产方式的传播使各地区商品种类增多,商业贸易扩大,经济文化联系加强,各地区各民族的联系日益紧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这个主题,重新分析各组的材料,建立材料与主题的联系,说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在不同时期的变化。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下列关于民族资本主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促使中国走向近代化
B.在近代中国经济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
C.壮大了无产阶级队伍
D.难以独立发展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在近代中国经济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因此B项错误,故选B。民族工业力量虽然弱小,但是它的发展也壮大了无产阶级的力量,在促使中国走向近代化方面做出了贡献。由于中国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工业难以独立发展。因此ACD均正确。
点评:民族工业是考试的重点内容。民族工业的产生于19世纪60、70年代,在甲午战后得到初步发展、一战期间由于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是衰落萎缩时期。虽然发展缓慢,但是总的来看,在抗战前还是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民族工业的发展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事业。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FT中文网报道,进入2010年第四季度,人民币汇率忽然变成了国际经济政策争议的焦点。美国众议院通过了法案授权财政部对以汇率低估“补贴出口”的国家采取反制措施。美国财长也公开表示将把中美汇率争端的主战场转移到韩国首尔的G20会场。一场新的汇率战争已经或隐或现。不能说明以上文字的是
A.美国以邻为壑,通过压迫人民币升值来转嫁危机
B.经过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实力明显提高
C.利用政府干预,可能有助于经济危机的缓解
D.中国不存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不会受到经济危机影响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1970~1976年高校招生采用“自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的办法,带来了学生文化素质差的弊端。邓小平复出后,为改变这种状况采取的重大抉择是
A.提出“双百”方针
B.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C.恢复被停止的高考
D.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文革”时期,我国教育事业遭到极大的摧残,1970~1976年高校废除了招生考试,招收的工农兵学员文化程度差别很大。“文革”结束后,邓小平刚复出就自告奋勇抓教育,为改变高校学生文化素质差的弊端,1977年恢复了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故选C。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明朝思想家王艮(1483-1541)曾提出“百姓日用条理处,即是圣人之条理处”的观点,从儒学世俗化的角度看,与之传承关系最密切的思想家是
A.程颢
B.朱熹
C.王守仁
D.黄宗羲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分析材料,明朝思想家王艮认为“道”不是先天存在,也不是深不可测,高不可攀的神秘的东西,它就存在于老百姓的衣食住行的日常生活中,也是人们从日常生活中能感悟到的,这样就把“道”由抽象的变为具体的,把“道”从天上拉回人间,并赋予“道”以“百姓日用”的新内容。这一思想的产生与当时封建社会制度开始走向衰落、社会生产力、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有密切关系。根据所学,与这一思想有传承关系的思想家应是李贽。 故选C。王艮师承王守仁(王阳明),并创立传承阳明心学的泰州学派。他一反经典的传统和说教,匠心独具地认为:“百姓日用即道”,“愚夫愚妇”都“能知能行”。这种“百姓日用是道”,“百姓日用之学”,是王艮思想的闪光点和泰州学派思想的主旨和重要的进步命题,具有鲜明的人民性。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