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高频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二)

时间:2019-05-22 08:11:21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847年,英国商人的一个组织的报告书中写道:“中国人所织的白而结实的布比我们的货物贵得多。我在上海发现,由于我们的布代替了他们的布,他们的织布业已迅速下降了。”材料实质上反映了
A.洋布物美价廉,竞争力强
B.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C.土布做工粗糙,价格昂贵
D.外国商品完全占据中国市场



2、判断题  根据下表分析这一时期我国粮食产量的变化及其原因,解读有误的是

A.产量初期下降,后期有所上升
B.产量下降主要原因是自然灾害
C.产量上升的原因主要是经济政策的调整
D.产量下降与人的主观冒进有关系



3、判断题  意大利哲学家克罗齐认为,“历史即哲学”。下面关于此观点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史实是独立存在的
B.史实经后人的思考才有意义
C.史学及其意义是在思想或精神活动中同时产生的
D.历史事件背后必然有行动者的思想



4、判断题  (14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论语》
材料二:尝谓三教之大,其不可遗也。行五常、正三纲,得人伦之大体,儒有焉;绝圣弃智,守雌保弱,道有焉;自因克果,反弃归真,俾千态万态,复乎心性,释有焉。
——(宋)智圆
材料三:理学是中国古代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其影响至深至巨。……应该看到,理学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也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性、注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
——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四?中国为什么会拥有世界上最古老的、连续不断的文明?……促成中国文明的内聚性的最重要因素,也许是通称为儒家学说的道德准则和文学、思想方面的文化遗产。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先秦时期中国儒家学派的主要思想观点。(3分)
(2)材料二反映了当时思想领域的一种什么现象?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这一现象产生了什么影响?(6分)
(3)根据材料三概述理学塑造了中华民族哪些积极向上的民族性格?(不少于3个)(3分)
(4)对于材料四斯塔夫里阿诺斯的话,你是怎样理解的?(2分)



5、判断题  20世纪60年代发展中国家发起成立了石油输出国组织,其主要目的在于
A.摆脱西方石油垄断资本的控制
B.发展本国的石油化工产业
C.促进国家实现富裕的步伐
D.改变单一的经济结构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2/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