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5-22 07:57:18
1、选择题 商鞅变法,实行严刑峻法和专制政策,主要表现在
①“什伍连坐制”?②轻罪重刑?③焚烧诗书?④焚书坑儒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①②③都商鞅变法的措施,也符合题意,而④项发生于秦朝始皇时期,故排除④项,正确答案为A。
考点:商鞅变法的措施
点评:本题解答需理解秦国与秦朝的区别。秦国是指春秋战国的诸侯国之一秦,而秦朝则应是灭六国后统一全国的第一个封建王朝。
本题难度:困难
2、判断题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随着社会历史的变迁演进,家庭的结构与规模、观念与伦理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动,这种变动在新旧社会形态更替,或某一社会形态内部发生重大变化时期更为明显。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
——据《史记·商君列传》
(1)指出商鞅所采取的上述措施对家庭带来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20世纪初,一个引人瞩目的现象是,家庭制度在中国受到空前激烈的批判:一个将家庭作为组织、管理社会基础的传统社会,在现代化进程中,为了从传统之茧中蝶化,对家庭制度进行批判是必然的。
——据孟宪范《家庭:百年来的三次冲击及我们的选择》
(2)从现代化的角度分析,为什么20世纪初的中国“对家庭制度进行批判是必然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1982——2005年南京户(家庭)规模的构成(%)
——据南京市统计局《改革开放以来南京市人口、家庭结构的变迁》
(3)根据上表,概括1982到2005年间南京市(家庭)户规模的变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四 1982年5月亚太地区老龄问题政府间预备会议上,大会秘书长柯里根说:“随着各国工业化和都市化,许多国家的家庭遭到破坏,对老年人产生可悲的后果。希望中国在工业化的同时,创造出整套处理好家庭关系的办法,树立正确对待老人的榜样,这是对人类社会的一项重大贡献。”
——据陈功《家庭革命》
(4)结合所学历史知识,谈谈我们应如何处理柯里根所提出的“老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分家者:家庭规模缩小;不分家者:家庭赋税负担加重。
(2)政治上,传统的封建家长制不利于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经济上,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传统家庭不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思想文化上,传统的封建家庭伦理观念阻碍了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不利于人们的思想解放。
(3)趋势:家庭规模小型化。原因: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的影响;经济发展,居住条件改善;西方思想观念的影响等。
(4)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优良传统;积极发挥政府作用,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等。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商鞅变法前后,有人主张“智者不变法而治”、“法古无过,循礼无邪”。这一观点代表着哪一阶层的利益
A.奴隶主贵族
B.新兴的工商业者
C.平民和奴隶
D.卿大夫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法古无过,循礼无邪” 的意思是效法古
代不会有过错,遵循古时礼法不会有邪行,得知这是代表奴隶主贵族的利益。所以选A。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商鞅变法中直接促进封建经济发展的内容是
①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②统一度量衡
③废分封,行县制
④以法律形式确立土地私有制度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者同赏,匿奸者与降敌者同罚。……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奴婢)。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而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平头桶权衡丈尺。?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或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史记·李斯列传》
材料三 秦孝公用商鞅,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王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食货志》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主要作了哪些规定?试加以概括提炼,逐条列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三对商鞅变法的评价有何共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中“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反映了什么历史事实?作者对此态度如何?你如何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实行什伍连坐制;奖励军功;重农抑商;废除井田制;实行郡县制;统一度量衡。
(2)材料二、三作者都认为商鞅变法使秦国人民殷富,综合国力大增,成为诸侯国中实力最强大的国家。
(3)①废除奴隶制,确立封建制。②作者持否定态度。③作者的观点是错误的,因为商鞅变法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促进了社会的发展,是一种进步的社会运动。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