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大全《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练习版)(五)

时间:2019-05-22 07:54:14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某报报道:“若夫别尊卑,重阶级,主张人治,反对民权之思想之学说,实为制造专制帝王之根本恶因未铲除殆尽,则有因必有果,无数废共和复帝制之(人或事)……当然接踵而生,毫不足怪。”这则报道应出自下列哪一份报刊?
A.《国闻报》
B.《时务报》
C.《新青年》
D.《民报》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袁世凯为复辟帝制,在舆论上掀起 “尊孔复古”的反动逆流。先进知识分子发起新文化运动,对封建思想进行批判,而其主要阵地就是《新青年》。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
点评:关于新文化运动,还可以考查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和实质: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新文化反对封建文化的斗争。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治国主张中,体现了“民本”思想的有
①“政在得民”
②“民贵君轻”
③“为政之要,惟在得人”
④“以人为镜,可知得失”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突出特征是(  )
A.与中国工人运动逐步相结合
B.主要限于知识分子范围
C.只限于思想领域
D.具有广泛群众基础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考查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前期新文化运动的开展主要限于知识分子范围,属于思想领域内的反封建斗争,这是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之前,故可排除B、C。五四运动中,工人运动开始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而广大的中国农民与马克思主义接触甚少,故D项说法不正确。故此题应选A项
考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点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这一考点较为重要,因为他是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理论条件,因此在把握这一知识点时,要和后面中国共产党的的建立联系起来,这样才对该知识点有一个正确的定位,要注意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概况和影响,这是常考点。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
①战国时期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体系
②从西汉开始逐渐发展成为正统思想
③宋代理学的形成标志着儒家思想已由唯物走向唯心
④明清之际儒家思想出现了活跃的局面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图所示著作的核心思想是(  )

A.民主与科学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D.“师夷长技以制夷”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海国图志》的核心思想是“师夷长技以制夷”。A项民主与科学是在新文化运动中提出的口号;B项“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地主阶级洋务派提出的口号;C项“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维新变法时期严复所翻译的《天演论》中体现出的思想,故此题应选D项
考点:魏源的思想主张
点评:此题为知识型选择题,题型特点:题干与备选项基本上是重复教材的文字表述,但备选项的迷惑性、干扰性较大,如果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可能会被干扰所迷惑而选错。此类题目的解法:解答此类选择题的关键是扎扎实实地掌握教材的基础知识。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4 5 6 下页 尾页 5/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