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5-22 07:53:25
1、综合题 一个国家必须要有自己的国魂,一个民族必须要有自己的精神。中华民族几千年延续下来的仁爱和谐、敬长知礼、奋发图强等传统文化体现了中国的国魂和中华民族的精神。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儒家思想在传承中不断地改造和重塑,从而呈现出不同的形态。结合以下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09年9月26日,在中国古代“至圣先师”孔子诞辰2555周年之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员宣布设立“孔子奖”。这项由济宁市申请设立的“孔子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最高级别国际奖项。这一首次以中国人名字命名的国际最高级别的奖项,主要奖励世界上在教育、文化、哲学等方面有突出贡献的总统、部长和专家。
材料二:中国古代一些居室堂屋、家族祠堂或私塾学堂的墙壁正中都挂着孔子像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什么设立“孔子奖”“奖励世界上在教育、文化、哲学等方面有突出贡献的总统、部长和专家”?(4分)概述孔子的主要思想观点。(4分)这些观点在当时为什么不受统治者的重视?(2分)
(2)材料二的这种情况最早可能出现在什么时期?(2分)这一时期儒家思想出现了哪些变化?(2分)
(3)近代以来直至19世纪末,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逐步动摇。简要分析其原因。(4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2分)
参考答案:
(1)孔子是我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儒家文化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最主要的组成部分,而且,还深深地影响着亚洲各国,泽被世界。(4分)
观点:仁,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礼,主张贵贱有序,以礼仪规范人们的言行;德,主张以德治民,注重教化,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提出“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4分)
不受重视的原因: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兼并战争不断,各诸侯国为富国强兵纷纷进行改革,其观点不适合统治者的需要,必然遭到冷落。(2分)
(2)西汉。(2分)变化:董仲舒提出了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2分)
(3)原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逐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队伍逐步壮大。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4分。)
(4)本着传承文明、更新文化的宗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明清之际,出现了一些早期民主启蒙思想家,他们思想的共同特点是( )
A.以“异端”自居
B.具有朴素的唯物思想
C.主张发展商品经济
D.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再现所学知识,理解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材料关键信息“明清之际”、“早期民主启蒙思想家”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相关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出现的早期的启蒙思想家分别是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等,它们思想的共同特点,即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A项是李贽的观点,错误;B项是王夫之的观点,错误;C项是顾炎武的观点,错误;综上所述,故,本题正确答案选D。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儒学思想·明清批判思潮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表述反映了黄宗羲思想主张的有( )
①批判道学家“存天理,灭人欲”的虚假说教 ②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
③揭露君主专制为天下之大害 ④提出“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孟子指出:“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荀子认为:“筐箧已富,府库已实,而百姓贫。夫是之谓上溢而下漏,入不可以守,出不可以战,则倾覆灭亡可立而待也。”这表明儒家主张
A.藏富于民
B.勤俭节约
C.忠孝为本
D.国富民贫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和筐箧已富,府库已实,而“百姓”贫,二者所反映的共同的本质问题是儒家主张藏富于民。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藏富于民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中国古代主张“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的思想家是
A.孔子
B.墨子
C.老子
D.韩非子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百家争鸣。该思想家辩证地看待“直”与“屈”、“巧”与“拙”、“辩”与“讷”等概念,符合道家朴素辩证法思想特征;C是道家思想,故选择C。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百家争鸣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