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大全《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考点特训(2019年冲刺版)(一)

时间:2019-05-22 07:52:18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它破除了对权威的信仰,却恢复了信仰的权威;他把僧侣变成了俗人,但又把俗人变成了僧侣”一上材料反映的思想是
A.因行称义
B.因信称义
C.人非工具
D.理性至上



2、选择题  马克思在评价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时说:“他打破了对权威的信仰,是因为他树立了信仰的权威。他把僧侣变成了俗人,是因为他把俗人变成了僧侣。”对这种说法认识不正确的是
A.路德否定了赎罪券的功效
B.路德试图消除宗教对个人生活的影响
C.路德认为个人可直接与上帝对话
D.路德主张因信称义



3、选择题  马克思在谈到马丁·路德宗教改革时说:“他打破了外在的枷锁,但是给人们的心灵套上了枷锁。”材料中前后两个“枷锁”分别是指(   )
A.赎罪券和《圣经》
B.天主教会和宗教思想
C.封建统治和人文主义
D.禁欲主义和人文主义



4、选择题  德国哲学家康德不赞同公民用革命手段推翻现存的统治者,认为可以对统治者的错误提出申诉,但必须等待统治者对申诉的回应;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则主张当人民的权利被政府篡夺并被用于压迫和奴役人民时,人民就有权通过暴力手段推翻它。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
A.这是由两人的阶级属性根本对立造成的
B.两人对如何获得自由平等的手段不同
C.两人对待专制和自由问题的观点完全相反
D.前者蔑视公民权利,后者主张“主权在民”



5、选择题  马丁?路德提出只要信仰上帝灵魂便可得救的主张,实际上是
A.反对封建专制制度
B.反对教皇的权威
C.反对《圣经》的权威
D.反对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1/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