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卷《孙中山》高频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七)

时间:2019-05-22 07:51: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三民主义最主要的缺陷是
A.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
B.没有提出土地革命纲领
C.没有明确提出推翻清政府的要求
D.没有反映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对三民主义的理解。三民主义作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局限性主要体现在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没有提出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故A项符合要求,B、C、D三项均不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先生为实现民主共和所做出的重大贡献有
①创建同盟会?②提出三民主义
③颁布《临时约法》④领导“二次革命”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题目要求的时间是辛亥革命时期,而④是辛亥革命后发生的事情,故排除④。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土耳其在建立共和国后实行的重要措施是
A.签订《洛桑条约》
B.击败希腊武装
C.组建国民议会政府
D.发展资本主义民族经济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土耳其共和国成立于1923年,A、B、C三项都发生在民族独立斗争的进程中。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铁路是工业文明的组成部分,20世纪初的印度和中国对发展铁路有不同的态度。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甘地认为“印度的得救在于抛弃它五十年来所学到的东西。铁路、电报、律师、医生等等都必须丢开”,主张恢复以手纺车为标志的农村工业,来对抗西方工业文明。只有用以手纺车为标志的农舍工业代替集权化的城市大工业,才能避免竞争和剥削,消灭失业和贫富差别,过简朴宁静的生活,从而实现非暴力的社会理想。他认为以大机器为象征的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正是导致印度衰落和贫困的根源。
——张杰《铁路与民主》
材料二?孙中山先生一再强调中国要发展铁路。……在国弱民穷形势下,如何修建铁路?"孙中山主张铁路民办国有,实行对内、对外开放。如果国民有力承担,自应由国民兴办……经营4 0年后收为国有。谈到利用外资,他列举了三种具体方式:一是借款修路,国人自办;二是招股修路,华洋合办,主权属我;三是批给外国人承办,期满铁路无价收回。孙中山特别重视在利用外资中维护国家主权和利益,特别强调兴筑铁路要防止资本家垄断,他说:“我们一面图国家富强,一面当防资本家垄断之流弊”。
——孙永福《孙中山与中国铁路》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当时甘地对修筑铁路的态度,并作简要评价。(6分)
(2)材料二中孙中山强调“兴筑铁路要防止资本家垄断”体现了他的哪一主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该主张产生的背景。(4分)
(3)根据材料一、二,归纳甘地和孙中山在思想上的共性。(4分)


参考答案:(1)态度:反对修建铁路。(2分)
评价:积极方面,看到了西方文明的局限性,反映了印度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的愿望。消极方面,对西方工业文明采取对抗、抵制的态度不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4分)
(2)主张:节制资本(2分。答到民生主义可给1分)。
背景:吸收了西方由于垄断的出现导致贫富分化严重,阶级矛盾尖锐的教训后提出。(2分)
(3)防止贫富分化,实现国家富强;抵制外来侵略,实现民族独立。(4分)


本题解析:(1)从材料很容易可以看出,甘地看到了西方近代文明的局限性,反对修建西方近代化的铁路,主张发展农舍经济。这显然不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是落后的思想。(2)孙中山强调兴建铁路不要被资本家垄断这是反映了孙中山的民生主义中节制资本的思想。当时国际上垄断组织出现,贫富分化更加严重,孙中山希望能够避免西方所走的错误之路。(3)孙中山的节制资本的思想和甘地的反对工业化的思想都有防止贫富分化,实现国家富强;抵制外来侵略,实现民族独立共性。
点评:甘地反对近代文明,曾推行手纺车运动。手纺车运动为经济上濒临绝望的农民和手工业者提供了生计,既保存了印度最低的生产力,又激发了人民的爱国热情,手纺车运动不但是反英斗争的物质武器,更是反英斗争的精神武器,但是这种思想明显的具有局限性。孙中山民生主义主张积极的兴办铁路,引进西方的近代文明,同时也看到了西方近代文明的局限性,主张收归国有。


本题难度:困难



5、判断题  下列是孙中山在革命进程中的言论,其先后顺序是
①中国现在祸乱的根本,就是在军阀和那援助军阀的帝国主义者。
②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
③使全国人民赞成我的政策,我十年之内必能为中国造二十万里铁道。
④顾吾国之大患,莫大于武人之争雄。南与北如一丘之貉。
A.①②③④
B.①④③②
C.②③①④
D.②③④①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中国现在祸乱的根本,就是在军阀和那援助军阀的帝国主义者”是孙中山发表于1924年;“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是1894年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成立后,孙中山概括的斗争纲领。“使全国人民赞成我的政策,我十年之内必能为中国造二十万里铁道”是在1912年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后,致力于发展实业时提出的。“顾吾国之大患,莫大于武人之争雄。南与北如一丘之貉”提出于1918年孙中山第一次护法运动失败后。故答案选择D项。
点评:这是2010年浙江文综卷第20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高考命题的角度主要集中在:(1)孙中山领导中国民族民主运动的主要史实(如:兴中会、中国同盟会、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等)以及其在中国民族解放运动中的作用及影响;(2)与印度甘地、土耳其凯末尔比较,探讨他们的革命道路与思想的异同,分析他们的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历程,认识环境和社会在个人思想发展中的作用。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6 7 8 下页 尾页 7/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