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大全《欧洲的宗教改革》高频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四)

时间:2019-05-22 07:50:5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一?Every?truly?repentant(adj.后悔的,悔改的,有悔改表现的)Christian?has?a?right?to?full?remis- ?sion(n.免除)of?penalty(n.处罚)and?guilt,even?with- ?out?letters?of?pardon(n.赎罪券)。?
——Disputation?of?Doctor?Martin ?Luther?on.?the?Power?and?Efficacy?of?Indulgences?by?Dr.?Martin?Luther(?1517) ?
材料二?一个人所以发家致富,不在于他的品德、智慧或勤劳,而完全靠上帝恩赐……财富本身决不像某些蠢人所想的应予斥责。这样做就是亵渎神明。?
——加尔文?
材料三?另一个重要法案是1534年通过的“至尊法案”。它把宗教改革5年来国王取得权力综合起来,宣布国王是英国教会唯一和至高无上的首脑, ?拥有决定一切宗教事务的权力,包括推荐神职人员、规定教义……至此罗马教皇在英国的权威被彻底摧毁。?
——程汉大《英国政治制度史》
请回答:
(1)概述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观点。哪个观点更激进,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些宗教主张有何历史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体现的主要矛盾是什么?改革的实质和最终结果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马丁?路德:灵魂的得救在于信仰而不在于是否购买赎罪券。加尔文:得救在于上帝,发家致富是上帝的恩赐,应予以肯定。加尔文的观点更激进,因为他把信仰得救解释为“先定论”。
(2)促进了思想解放,冲击了天主教神学统治和教皇权威,为资产阶级发展资本主义提供了宗教理论支持。
(3)矛盾:教权与王权之间的矛盾。实质:在宗教外衣掩饰下的反封建的政治运动,促进了教权的世俗化。结果:摧毁了教皇在英国的权威;巩固了英国宗教改革的成果。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对“先定论”的理解正确的是( ? )
①“先定论”反映了资本家原始积累时期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
②谁是“选民”和“弃民”,是通过上帝呼召和赐予体现的?
③“先定论”鼓舞了资产阶级的进取精神
④上帝的先定,可因人的行为而改变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拉开欧洲宗教改革运动序幕的历史事件是
A.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
B.英国议会通过不《至尊法案》
C.德国君主签署《奥格斯堡宗教和约》
D.法国国王颁布了《南特赦令》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九十五条论纲》在德意志引起广泛讨论,激起了德意志民族反对罗马教廷的风潮,接着在西欧引起强烈的反响,揭开了欧洲宗教改革的序幕。
点评:1517年,教皇利奥十世以维修罗马圣彼得大教堂为名,派人到德意志兜售赎罪券,这成了宗教改革导火线。天主教认为,世人“犯罪”后,就失落了上帝的宠爱,只有悔罪做善功以赎罪,才能获得“免罪罚”。因耶稣钉在十字架上所立的功劳无限,加上圣母和其他圣徒们的多余功劳,形成了教会的“功劳宝库”。个人能力有限,所做善功不足以完全补罪,教会可以从功劳宝库中取而赠之。教皇和主教就以此对教徒施行“大赦”。14世纪以来,这类“免罪罚”的方式,逐渐演变成出售赎罪券的方式来进行。当时教皇特使宣称,只要购买赎罪券的钱一敲响钱柜,灵魂即刻应声升入天堂。1517年10月31日,马丁·路德以惊人的勇气在维登堡教堂门上贴出了《关于赎罪券的九十五条论纲》,简称“九十五条论纲”, 揭开了欧洲宗教改革的序幕。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在教义方面亨利八世宗教改革的内容不同于加尔文教主张的是
[? ]
A、没收天主教会的土地
B、保留天主教主教制、基本教义和仪式
C、先定论
D、因信称义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6分)
材料一?(德意志)“所有教士职位都应该脱离那暴虐的教皇,并且要恢复地方主教的职权” ;“应该规定,凡属世俗的事都不应该送到罗马判决,只应该由世俗当局处理。”
——马丁·路德(致德意志民族基督教贵族公开书) ( 1520 年)
材料二?(致德意志民族基督教贵族公开书)第一版印了4000册,不到一周便销售一空。这本书在一年之中,至少重版了十三次。
——克利斯坦(宗教改革)
材料三 《 九十五条论纲》原本只是那个时代教会改革声中的一声 ……就像一个在黑暗森林中行走的小孩,他划着一支火柴本来是为了看清脚下的路,却点燃了整片森林。
——刘新利《欧洲文艺复兴史》
请回答:
(l)据材料一指出马丁·路德的主张。(4分)为什么材料二所述“公开书”销量这么大? (4分)
如何理解材料三中“他划着一支火柴本来是为了看清脚下的路,却点燃了整片森林”?推动“点燃了整片森林”的力量还有哪些?(4分)


参考答案:
(l)主张:建立民族教会;司法权实行政教分离。(4分)
原因:反映了德意志民族的迫切要求;印刷技术的应用。(4分)?
(2)理解:路德原本反对罗马教会兜售赎罪券,结果引发了西欧宗教和世俗社会的改革。(4分)
力量:国王、诸侯等;人民群众;卡尔文(加尔文)等教会人士。(4分)


本题解析:(1)考查学生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解读的能力。第一问可以从材料“……脱离那暴虐的教皇”“……世俗当局处理”中归纳即可得出答案。第二小问,要结合所学的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背景来回答。(2)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理解历史事实,分析历史结论的能力。第一小问只要理解“一支火柴”和“整片森林”各自指的是什么就能回答。第二小问要结合宗教改革的背景及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来加以说明。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3 4 5 下页 尾页 4/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