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答题技巧《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高频考点预测(2019年最新版)(三)

时间:2019-05-22 07:44:28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不久前,中国最早的《共产党宣言》译本(1920年陈望道翻译)在山东广饶发现。对该书在中国出版,有人评价说“从此,这个徘徊在欧洲大路上的幽灵来到了中国。”这一“幽灵”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产生的理论创新成果有
①新三民主义?②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④1956年后提出“以阶级斗争为纲”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③④
D.②③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幽灵”指马克思主义。①项与马克思主义无关;④项“以阶级斗争为纲”脱离了中国当时的具体国情,不属于“理论创新”的范畴。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井田制中有“公田”和“私田”之分,私田是
A.劳动者的私有土地
B.劳动者获取生活资料的来源
C.贵族的私有财产
D.国王的直接辖地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私田是劳动者的份田,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新中国的外交,始终奉行于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三个月内与其他国家正式建交情况
1
1949.10.3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2
1949.10.4
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
3
1949.10.5
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
4
1949.10.6
匈牙利人民共和国
5
1949.10.6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6
1949.10.6
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
7
1949.10.7
波兰人民共和国
8
1949.10.16
蒙古人民共和国
9
1949.10.27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10
1949.10.23
阿尔巴尼亚社会主义人民共和国
11
1950.1.18
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
?
(1)结合材料一概括指出新中国建国初期对外关系的特点,分析出现这一特点的原因。(3分)
材料二? 2010年上海世博会有24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参与本届世博会的,既有周边睦邻,也有远方来客;既有欧美发达国家,也有亚非拉发展中国家;既有国家机构,也有国际组织。
(2)结合材料一、二,说明从建国初到新时期我国外交格局发生的变化。(4分)
(3)从2008年的奥运外交到2010年的世博外交,这是中国与世界全面交融互动的两次大跨越,揭开了中国外交大发展的新篇章。结合史实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4分)


参考答案:(1)特点:“一边倒”的外交方针,主要和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1分)原因:两极格局对峙;(1分)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的敌视政策。(1分)
(2)从“一边倒”发展到全方位的外交格局;(2分)国际交际从重视意识形态逐渐发展到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2分)
(3)不断扩大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技术合作,巩固与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关系;加入WTO,在多边经济领域取得显著成就;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推动各国际交流与合作等。(答出四点即得4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儒学从先秦时期的民间学说到汉代转变为官方学说,主要是因为
A.儒学内部的改造
B.统治者的提倡
C.社会环境的变化
D.其他学说的衰落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汉代儒学进行自我改造,增加了“君权神授”“天人感应”思想,这些思想适合了统治阶级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故为统治着所倡导,成为官方学说。注意此题容易错选B。统治者所以倡导儒家思想,主要是儒家思想适应其统治需要的原因。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下列关于中国传播媒介的“第一”,完全正确的是
①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第一部影片是京剧《定军山》片断 ?
②中国人自办的第一份报纸是1873年在汉口创办的《昭文新报》
③中国人自办的第一个广播电台是1926年创办的哈尔滨广播无线电台
④中国第一家电视台是中央电视台 ⑤中国第一条互联网专线在1993年正式开通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⑤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958年,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它是中央电视台的前身,④错误。本题可用排除法,定一排三,因此选择D。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