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考点预测(2019年押题版)(二)

时间:2019-05-22 07:42:59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下图中圈出处我国建交高潮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开始以大国身份走向国际舞台
B.台湾当局非法占据联合国席位的局面结束
C.中日、中美两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D.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项应为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中美建交发生在1979年、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发生在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均晚于题目中的时间“1972年”,故排除C、D两项;1971年,新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此后,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愈益增多,掀起了新一轮的建交高潮。故本题应选B项。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下图反映的是当今世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关系,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
             
A.发达国家的科学技术高于发展中国家
B.发展中国家不如发达国家团结
C.不合理的国际经济关系旧秩序
D.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侵略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首先要读懂漫画的寓意,可以看出反映的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这种不对等不公平的贸易关系,这种贸易关系实际上是由发达国家操控国家贸易规则所决定的,这也就是不合理的国际经济关系旧秩序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900年,蔡元培写了一则征婚启事:“1.女子须不缠足者;……4.男死后,女可再嫁;5.夫妇如不相合可离婚。”这反映出近代中国出现的社会新习俗有: ①恋爱自由,婚姻开始自主 ②离婚、再婚十分频繁 ?③妇女解放,男女平等 ④提倡天足,反对缠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夫妇如不相合可离婚”和时间特征“1900年”说明晚清末年现代婚姻自主观念增强,离婚现象已经出现,但离婚、再婚现象并不频繁,②项说法错误,①③④三项表述符合题意和史实,所以答案选C。
点评:中国近代社会风俗的变迁是高考近年来新增考点,就学科归属而言这些内容属于社会史的范畴,由于社会史贴近生活并能体现历史与现实紧密相关的特点所以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变化多有考查,希望引起学生的注意。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以下是当今世界三大区域经济集团情况一览表。对此解读,准确的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从成员国之间的差异方面来说,欧盟多数为发达国家,成员国之间的差异较小;亚太经合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均由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组成,成员国之间的差异较大。故②不正确。①项正确,欧盟的合作化水平最高;③正确,区域集团大都是相近的区域,具有区域经济的特征;④正确,这些区域集团反映了区域集团化的趋势。故选C。
考点:区域集团化
点评:从材料可以看出,当今世界的绝大多数国家都是属于这个或者那个区域集团的成员,区域集团遍布全球各地,反映了当今世界的区域集团化趋势。除了掌握区域集团化外,经济发展的全球化也要掌握。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都是现在经济发展的趋势。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9世纪上半期,水上运输的交通工具发生了重大变革,1819年“萨凡纳”号轮船,从美国出发,横渡大西洋成功,这一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
A.发电机的发明和使用
B.电动机的发明和使用
C.长距离输变电技术的日趋成熟
D.蒸汽机的发明与使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萨凡纳”号轮船是用蒸汽机驱动的轮船。故答案为D。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2/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