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5-22 07:16:09
1、判断题 1971年11月8日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上的周恩来。左上角写着:“The Chinese Are Coming。”美国人发出这样的感慨主要是因为 (?)
A.周恩来出席日内瓦会议
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D.美国乒乓球队访华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考查现代中国外交成就知识点,考查考生通过题干的文字或图片材料信息,依据所学考查的相关知识点的分析、运用能力。从题干中的“The Chinese Are Coming”,即中国来了,结合美国与周恩来相关信息,可排除ACD项,此应是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故选B。
点评:1971年,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与合法权利得到恢复,说明中国进一步融入到国际社会,反映了美国等国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除此之外新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取得取得的其它的外交的突破1972年中国同美国关系正常化,1979年建立了外交关系;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等也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 1823年,第一个来华新教传教士礼逊一部中文英语语法书里将“She”译为“他女”。1878年,广州人郭赞生翻译出版英文语法著作《文法初阶》一书中创造性的将“She”译为“伊”。1918年,“她”开始公开使用。1919—1922年,“伊”字在和“她”字正式的争论中一度领先。直到30年代前中期,“她”字最终得到社会的认同。“她”字是一个形声字,女是形,也是声,和“他”形异声同,这种“有节制改变”遵从了汉语自身可以一音多字的简便特点。
在英、美等西方国家,由于其社会优先进入现代化,故其语言在许多方面也较早地打上了现代化的烙印。“她”字虽不能说是这一西方语言现代性引进中国的直接产物,但它无疑是中国人在追寻现代性的过程中,通过与西方语言文化接触、碰撞而创造出来的美妙之果。
——摘编自黄兴涛《“她”字的文化史》
(1)根据材料,简述英文“She”字译文的变迁过程。(8分)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析“‘她’字得到社会认同”的原因。(7分)
参考答案:(1)19世纪初期,“他女”;19世纪晚期,“伊”;20世纪一二十年代,“伊”“她”并用,“伊”占上风;20世纪三十年代前中期,“她”字得到社会认同。(8分)
(2)“她”字符合汉语简便特点;在西方的冲击和影响下,先进中国人追求语言现代性,社会经济与民主的发展;男女平等、女性自主等观念的传播。(7分)
本题解析:(1)本题本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信息的有效获取能力。英文“She”字译文的变迁过程从材料19世纪初期,“他女”;19世纪晚期,“伊”;20世纪一二十年代,“伊”“她”并用,“伊”占上风;20世纪三十年代前中期,“她”字得到社会认同,可以得出答案。
(2)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材料““她”字是一个形声字,女是形,也是声,和“他”形异声同,这种“有节制改变”遵从了汉语自身可以一音多字的简便特点”““她”字虽不能说是这一西方语言现代性引进中国的直接产物”并结合所学知识就可以得出答案。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有同学把欧洲的17~18世纪、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放在一起寻找材料开展研究性学习。你认为他研究性学习的主题应该包括
①政治清明的表现?②阶级结构变化?③新旧思想观念冲突?④制度创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欧洲的 17~18 世纪”指启蒙运动兴起时期;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思想领域百家争鸣兴起;中国的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向西方学习思潮不断高涨。三者放在一起进行研究,主题词中第①项“政治清明”明显不符合三个时期的特征,这几个时期都呈现大动荡、社会矛盾激烈冲撞。②③④项所述阶级结构变化、新旧思想观念冲突、制度创新符合所学。故选B。
点评:中外历史上,凡是出现政治、经济大动荡、大变革时期往往是思想领域发展比较快的时期。如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它是在我国西周时期的分封制和宗法制崩溃、井田制瓦解的情况下发生的,当时诸侯争霸战争,为了扩大自己的势力,各诸侯国往往养士成风。近代西方的启蒙运动等是在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进行的,中国近代的思想发展是在民族危机的情况下进行的。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当前,阻碍台湾与大陆和平统一进程的主要因素有
①台湾内部分裂倾向的发展?②某些外国势力的干涉?③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激烈对抗?④台湾大多数人的统一意识较差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 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如右图所示:1972年尼克松与周恩来的相见被媒体评为 “两国领导人横跨太平洋的历史性握手”,标志着“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的内涵是(?)
A.中国的国际环境得到改善
B.中美的矛盾消失
C.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不利地位
D.中美关系由敌对到走向正常化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当时苏联陈兵中国北方边境,对中国构成主要威胁,中国的国际环境并没有得到改善,排除A;美国并没有放弃支持台湾,中美矛盾不可能消失,排除B;C是美国要改善中美关系的原因,排除;由此选D。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