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复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三)

时间:2019-05-22 07:15:28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4分)古往今来,不少思想家对人性作过认真的思考。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
——孟轲《孟子.告予上》
材料二?若夫目好色,耳好听,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是皆生于人之情性者也……是性人为之所生,其不同之征也。……故圣人化性而起伪,伪起而生礼义,礼义生而利法度。
——荀况《荀子·性恶》
(1)综合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荀子与孟子的人性观及政治主张不同点,两人政治主张的共同目的是什么?(5分)
材料三?知是心之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侧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
——王阳明《传习录》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王阳明认为应怎样加强道德修养?(1分)这种
修养方法对中华民族性格形成产生什么积极的影响?(1分)
材料四?法国《回声报》副主编伊兹拉莱维奇所著《当中国改变世界的时候》出版后引起很大反响。作者指出:19世纪是中国受屈辱的世纪,20世纪是中国复兴的世纪,21世纪是中国统治的世纪。书中提到:19世纪英国在世界上占主导地位,给世界带来的却是殖民战争;20世纪的日本也给世界造成了灾难;现在,美国的一些做法人们也有目共睹。根据这样的逻辑,中国的发展会不会把忧患带给世界呢?
(3)请结合上述三则材料对材料四的疑问给出一个文化传统层面的答案。 (3分)
(4)儒家有一句名言:“父母在,不远游”,这个观念曾对中国传统家庭生活产生过重要影响。但这个观念却在现代社会中,经常与时代潮流发生冲突,那么,你是如何看待和评价这一观念呢? (4分)


参考答案:
(1)异:孟子:人性善;(1分)荀子:人性恶(1分);孟子要实行仁政扩充人的善性,
(1分)荀子强调用礼乐法度来规范人的行为。(1分)?共同目的:都是为了实现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1分)
(2)致良知和知行合一。(1分) 它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1分,答一项即给分)
(3)不会。(1分)因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儒家思想主张社会稳定、和谐,(1分)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所以担心中国统治世界是没有根据的。(1分)
(4)这一传统观念对中国人亲情观念的形成和民族凝聚力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应重视传统观念的现实价值;(1分)但这个观念是建筑在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上的,(1分)和今天的工业时代和市场经济基础上所形成的自由独立思想发生了矛盾,(1分)所以不应固守传统,这一观念在当今的淡化是一种社会进步(1分)(本题总评分以答到要点为准)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演变。第一问考查了战国时期孟子和荀子的思想。第二问考查了陆王心学的内容。第四问总体回顾儒家思想对我们今天发展提供了借鉴。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庄子和老子的相似思想主张是
①把“道”作为世界最高原则?
②宣传天道与自然无为?
③追求功利?
④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持积极乐观态度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中国新工业发展史大纲》中说:“国人居此恶劣环境之下……停厂者有之,杀生破家者有之,遂酿成民国十年之经济恐慌。”导致这一“经济恐慌”的主要原因是
A.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
B.国内军阀混战,政局动荡
C.抗战时期日军的破坏
D.国民政府的恶劣政策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遂酿成民国十年之经济恐慌”是指一战之后至南京国民政府开展“经济建设运动”之前的十年间西方资本主义列强侵略势力重返中国,给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带来了严重灾难,所以A项是造成这一时期出现“经济恐慌”的主要原因,B项是影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重要原因, C 项不符合材料中时间特征,D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国民政府开展“经济建设运动”有助于推动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发展。
点评: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是高考中的常考点和难点,须要牢牢把握其以下几个阶段的发展特点和原因:1.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19世纪60-70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黄金时期﹙一战期间﹚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衰落﹙抗日战争以后﹚。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判断以下电视剧场景,哪个符合历史史实?
①《康熙王朝》中,康熙派彭春率军平定了三藩之乱
②《鹿鼎记》中,清政府派施琅进攻台湾,并从郑克塽手里收回台湾
③《小宝与康熙》中,康熙帝亲自御驾亲征,指挥清军取得雅克萨战役的胜利
④《康熙秘史》中,康熙帝在多伦,乌兰布通战役中打败葛尔丹,迫使其兵败自杀
A.①②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①项错误,平定三藩之乱的将领是赵良栋等人,彭春是雅克萨战役的将领;②清政府从郑克塽手里收回台湾;③错误,康熙帝未亲自御驾亲征;④错误,并未进行多伦战役。
点评:清朝康熙年间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维护了国家的安全。平定了三藩叛乱,稳定了国内的政局;收复台湾,维护了祖国的统一;雅克萨之战维护了祖国的领土完整和国家的尊严。这一系列的措施奠定了我们国家的版图。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不能说明南北朝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特点的一项是
A.南北方经济发展开始趋于平衡
B.商品经济发展已达到较高水平
C.各民族间经济交流有所加强
D.寺院经济和士族庄园经济占重要地位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再现、再认历史知识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CD均是南北朝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特点,B项不符合这一时期历史事实。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