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5-22 07:05:56
1、判断题
中国古代对外交通经历了由西北陆路转向东南海路的过程,并在15世纪初创造了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实现这一转变的根源是?
A.北方始终战乱,南方相对稳定
B.资本主义在江南地区萌芽
C.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D.科学技术的进步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经济的发展是对外贸易及交通发展的基础,经济重心的南移决定了对外交通路线的转移。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中央机关所在地因革命形势的发展变化而几经转移,下列按转移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A.上海、瑞金、延安、西柏坡、北平
B.上海、延安、瑞金、西柏坡、北平
C.上海、瑞金、西柏坡、延安、北平
D.上海、西柏坡、瑞金、延安、北平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党成立之初在上海,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在瑞金,抗日战争时期在延安,解放战争后期在西柏坡,建国时在北平。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好在世界已经变得越来越小。已无新大陆可以发现。连南极冰层下的土地业已测量清楚。已有‘地球村’的说法。东方人、西方人,不过是‘地球村’中的‘鸡犬相闻’的村民而已。”(冯骥才《献给命运的紫罗兰》)这些情形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区域合作加强
B.交通设施发达
C.全球化的趋势
D.科学技术进步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公元前六世纪到公元前四世纪是东西方哲学思想发展的重要时期,当时儒家的“民本思想”与智者学派的“人文主义”思想出现的社会背景主要的不同是?(?)
A.讨论主题不同
B.诞生的政治氛围不同
C.价值取向不同
D.所处的历史阶段不同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注意本题考查的是两者“社会背景”的不同,所以选B。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电影《知音》描述的是反袁复辟斗争中名将蔡锷的故事,下列哪一历史事件与其相关
A.推动二次革命
B.发表《讨袁宣言》
C.组织“筹安会”
D.领导护国运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