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大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三)

时间:2019-05-22 07:03:34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2008年,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吴晓波说:“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催生这三个创业高潮点的动因分别是
[? ]
A.建立经济特区 南方讲话 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
B.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C.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开放、开发上海浦东确立党在新时期的基本路线
D.扩大企业自主权 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立宪派参与清末“预备立宪”的出发点是
A.借以对抗南京临时政府
B.增加地方政权的自治权利
C.力图维护清朝的专制统治
D.希望通过立宪参与政权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外文部最近公布的外文档案中有一份原始档案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这是周恩来总理出席一次重大国际会议的代表证。这次国际会议?

A.讨论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
B.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
C.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结束了中美之间的对抗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日内瓦会议的主要议题。从材料给出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国际会议是日内瓦会议,日内瓦会议这次会议讨论的主要议题是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所以本题正确答案应该选A。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的首要原因是(?)
A.资本主义列强的经济侵略
B.封建专制制度的腐朽
C.洋务派创办近代工业的推动
D.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鸦片战争后,中国国门被打开,外国商品大量进入中国市场,冲击了通商口岸及其附近地区经济结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B项说的是政治方面,与题意不符;CD项都是在19世纪60到70年代以后,与题干时间不符。故选A。
点评:《南京条约》签订后,中国逐渐成为列强的商品销售市场,冲击了中国的自然经济。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洋务运动、民族工业的发展等都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20世纪70年代使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得以恢复的主要国际因素是?(?)
A.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支持
B.中美和中日关系的改善
C.第三世界的兴起
D.中国的综合国力提高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20世纪70年代国际形势发生巨大变化,第三世界国家取得独立并在国际事务中成为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越来越多的国家要求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1年10月,第26届届大以压倒多数通过了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国提案,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席位。故选C。
点评: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①表明联合国中力量对比生巨变,第三世界的作用越来越大。②说明长期以来美国实行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③更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④也更加有利于维护第三世界国家的利益。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