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大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在线测试(2019年最新版)(十)

时间:2019-05-22 06:57:1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东盟国家之间曾因民族、宗教、领土矛盾而冲突不断,但最终仍然走到了一起。这最能说明
A.区域集团化的趋势进一步加强
B.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不断加强
C.各国的民族、宗教矛盾基本平息
D.有利于东南亚地区的和平稳定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为最佳选择题。东盟各国能从矛盾重重走到一起,体现了一体化的趋势;B项中全球一体化范围广大,不能准确说明题干的内容,C项本身错误,D项是影响,不符合题意,而A项最准确。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资治通鉴》,司马光撰,全书二百九十四卷。宋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该书取材广泛,除历朝正史外,尚有野史、实录、谱牒、行状、文集等三百余种。剪裁精审,严谨清晰,功力极深,是一部对后代产生很深影响的编年体通史。以下对《资治通鉴》说法正确的是
A.是南宋史学家司马光编撰的

B.经过皇帝钦定,为正史之作
C.是按照时间顺序编写的
D.取材广泛,政治、军事、民族关系兼经济文化的历史人物评价都非常翔实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一部网络小说中曾经有这样的情节:“主人公从21世纪回到了过去,正在室内与大物理学家牛顿闲谈,天色渐晚,牛顿起身拉亮了身边的台灯……”由此可知(?)
A.小说作者出现了低级错误,他并不了解历史
B.牛顿时代已经发明了电灯
C.主人公回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D.电的发明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标志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以网络小说切题,旨在考查分析能力。牛顿生活在17世纪,电的使用和电灯的发明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时间属于19世纪的中后期。故答案为A。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曲线图和历史绘画都有助于我们更直观地了解历史,但是如果绘制失当的话,反而可能会让我们误解一段历史。著名油画家董希文1952年创作的油画《开国大典》曾因种种政治原因而饱受磨难,屡遭改动,图3、图4 是遭改动的油画局部。1979年,中国革命博物馆征得上级同意,决定将《开国大典》恢复原貌,图5是恢复作品的局部。中国革命博物馆将《开国大典》恢复原貌的历史背景是 ( )
??
图3?图4?图5
A.粉碎“四人帮”,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B.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事求是”、“尊重历史”的原则得到广泛认同
C.刘少奇恢复了名誉,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
D.党中央通过了《关于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恢复油画原貌是在1979年,发生在1980年刘少奇平反,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之前,故C、D不选。而A则是标志性判断错误,进入新时期的标志是十一届三中全会。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右图是一张1983年台湾地区为纪念利玛窦来华400周年发行的邮票。从图中可见利玛窦来华后已改为中国式打扮,其真正的目的是_____。

A.熟悉东方礼仪文化以便传网西方
B.接近中国士大夫便于传教活动
C.害怕中国人民的反洋教斗争
D.利玛窦仰慕中国儒家文化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利玛窦是罗马耶稣会教徒,于明万历十年来到中国,当时还没有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反洋教斗争还没出现。C可排除。万历十一年,利玛窦在肇庆建起了中国内地第一座天主教堂,开始在肇庆传教,但当地士绅和百姓还都与“洋和尚”有很大的隔阂,为了消除人民的敌对情绪,利玛窦穿起中国式的长袍大褂,以孔门信徒的身份出现在知识界和官宦之中。由此可知B选项符合史实。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