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5-22 06:46:54
1、判断题 鸦片战争对中国的经济结构带来的变化有( )
A.中国逐渐依附于世界资本主义体系
B.小农经济完全解体
C.中国出现了买办阶级
D.自然经济不再占统治地位
2、判断题 (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凡国而未经过民族主义之阶段者,不得谓之为国。”“合群云者,合多数之独而成群也。以物竞天择之公理衡之,则其合群之力愈坚而大者,愈能占优胜权于世界上,此稍学哲理者所能知也。吾中国谓之为无群乎?彼固庞然四百兆人,经数千年聚族而居者也。”
——《梁启超选集》
梁启超反对提倡“排满复仇论”,主张合满汉各民族为一大中华民族,以相对于世界其他现代民族国家。他提出“吾中国言民族者,当于小民族主义之外,更提倡大民族主义。小民族主义者何?汉族对于国内他族是也。大民族主义者何?合国内本部属部之诸族以对于国外诸族是也。”
——《觉醒与迷误——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研究》
材料二?在吸纳世界近代民族国家的思想后,孙中山于1919年提出了融合国内各族而成一中华民族的思想:“夫汉族光复,满清倾覆,不过只达到民族主义之一消极目的而已,从此当努力猛进,以达民族主义之积极目的也。即汉族当牺牲其血统、历史与夫自尊自大之名称,而与满、蒙、回、藏之人民相见于诚,合为一炉而冶之,以成一中华民族之新主义”。……如果以1919年为分界线,那么孙中山的民族革命的目标发生了一大转化。孙中山一生奋斗的目标是“使中国成为一个统一、完整的国家。”但统一国家内民族融合与相互认同又是其存在的前提,其思想基础就是一种新的中华民族的共和精神。他说:“中国的人只有家族和宗族的团体,没有民族精神,所以虽有四万万人结合成一个中国,实在是一片散沙。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我们的地位在此时最为危险。如果再不留心提倡民族主义,结合四万万人成一个坚固的民族,中国便有亡国灭种之忧。我们要挽救这种危亡,便要提倡民族主义,用民族精神来救国。”
(1)依据材料一、二,比较梁启超和孙中山在民族主义问题上的异同点。(10分)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在1919年发生“转化”的原因。(5分)
3、判断题 《我是歌手》半决赛上,羽泉翻唱了BEYOND乐队的歌曲《大地》,这首歌很隐讳地传递了中国人对故土的情怀,也奠定了BEYOND乐队在乐坛的地位。据说这首歌的创作灵感来源于当年“台湾当局第一次批准老兵返回内地探亲”这一则新闻。这则新闻最早可能出现于
A.20世纪70年代末期
B.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
C.20世纪90年代初期
D.2008年以后
4、判断题 读“文革”时期进出口贸易表(单位:亿美元),对表中数据解读正确的是
时间 | 进出口贸易总额 | 比较 |
1969年 | 40.3 | 比1966年下降12.6% |
1973年 | 100 | 比1972年增长74.2% |
5、判断题 下图毛泽东题词中的“百花齐放”是在哪一领域实行的
A.社会科学
B.文艺和学术
C.自然科学
D.尖端科技领域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