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5-22 06:29:18
1、判断题 (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关于中国近代史的发展主线,在五四之后其刚萌生为一个学科时就有不同观点。长期以来,很多学者将中国近代史概括为“两个过程”,即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过程,主张以这一基本线索作为指导中国近代史研究的重要准则。
改革开放以来,有些学者注重从近代化角度研究中国近代史,认为中国的近代化就是从传统的农业文明向现代的工业文明转变,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这是整体的社会运动和社会飞跃,革命以及政权鼎革只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摘编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近代史发展主线研究》
评材料中关于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的观点。(12分)
(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2、判断题 以下关于二战后亚洲经济发展概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前提是摆脱了殖民统治,走上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的道路
②主要措施是抓住机遇,采取适合本国国情的措施来发展经济③新加坡、韩国是80年代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
④西亚产油国利用石油资源发展本国经济,都已经迈入富国行列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
D.①②③④
3、判断题 我国下列地区被外国殖民势力占据时间最长的是
A.台湾
B.香港
C.澳门
D.东北
4、判断题 “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取缔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这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被称为?
A,“另起炉灶”? B.“打扫于净屋子再请客”
C:“一边倒”?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5、判断题 阅读“1956-1966年中国经济发展对比表”(以1956年为基数):
分类 年份 | 工农业总产值 | 国家财政收入 | 国民收入总额 | 工业固定资产 | 农业总产值 | 粮食产量 | 棉花产量 |
1956年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1966年 | 约200% | 194.4% | 近180% | 300% | 124% | 111% | 161.7% |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