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必备知识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高频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三)

时间:2019-05-22 06:13:3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这两幅图分别展示了上世纪70、90年代我国流行服饰的变化情况,其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外来文化的影响
B.服装业的迅猛发展
C.人们的思想解放
D.人们穿着品味的变化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 1935年,法国国民收入比 1929年减少30%,企业倒闭1.1万家,失业人口超过80万。法西斯组织活动猖獗,对法国 民主制度构成严重威胁。法国社会党、激进社会党和共产党共同组成了人民阵线,参加大选。1936年6月,以社会党人勃 鲁姆为总理的第一届人民阵线政府成立。法国共产党虽未入阁,但表示全力支持勃鲁姆的各项政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法国人民阵线政府成立的背景(3分);指出勃鲁姆改革的措施与罗斯福新政的共同之处。(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勃鲁姆改革的作用。(4分)


参考答案:(1)背景:严重的经济危机;法西斯势力活动猖獗;左翼力量形成联合。(6分)共同之处:针对经济危机;实行国家干预政策;提高工人待遇和福利;监管银行。(4分)
(2)对法国经济复苏起到一定作用;遭到大资产阶级反对,未取得明显的改革成果;阻止了法西斯势力上台。(5分)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第(1)问,从材料中的时间信息入手,抓住材料中反映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现象,并联系相关事实分析背景;材料勃鲁姆改革的措施有:提高工人工资、缩短工时等待遇和福利,国有化、监管行业等,结合罗斯福新政比较分析共同之处。
第(2)问,需辩证的看待这一问,从材料中的“这些改革措施对法国经济的复苏起了一定作用”、“勃鲁姆宣布因财政困难,暂时停止执行人民阵线的纲领”说明具有一定成效,但最终还是失败。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材料一? ……从现在起,开始了由城市到乡村并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在南方各地,人民解放军将是先占城市,后占乡村。城乡必须兼顾,必须使城市工作和乡村工作,使工人和农民,使工业和农业,紧密地联系起来。决不可以丢掉乡村,仅顾城市,如果这样想,那是完全错误的。
——《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
材料二?西南解放得最晚,封建势力根深蒂固,主要盘踞在农村,而且还掌握着武装。……“西南的真正战争是在农村,在反霸、剿匪”。所以,确定以农村工作为重点,首先消灭西南乡村封建势力,不仅是解决西南社会尖锐矛盾的焦点,而且成为打开西南工作复杂局面的主要突破口。同时,巩固新生政权需要完成农村土改,发展生产,繁荣经济的基本条件也在于土改,农村封建落后不可能为城市工业发展开辟广阔道路。
一一《邓小平西南工作文集》
材料三?由政府直接投资一些重大基本建设项目,从而增加企业的公私订货,再辅之以政府财政金融手段的扶持,从而恢复和发展生产,扩大就业,改善人民生活。……l950年2月,西南军政委员会作出的第一个重大决策,就是”以修建成渝铁路为先行,带动百业发展,帮助四川恢复经济”。……到1950年8月,曾陷于严重困难的重庆钢铁、机械、水泥等工业,已因成渝铁路的订货而全部或部分复工生产。与此同时,参与采伐和运输枕木的70多个县几十万农民因而增加了收入,十万筑路大军解决了大批失业工人的生活出路。
一一《邓小平主政西南时期的经济思想》
(1)根据材料二回答邓小平认为西南地区党的工作重点是什么,分析其原因。(6分)
(2)材料二中邓小平的做法与材料一的决议是否违背?该怎样看待二者关系(4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共产党在西南地区为恢复发展生产采取的重大措施和特点。(4分)指出
该措施的政治经济意义。(6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钱理群在《天地玄黄》中记载了某民国杂志刊登的一则小品:“法币满地,深可没胫,行人往来践踏,绝无俯身拾之者,谓之‘路不拾遗’。”小品所反映的“路不拾遗”情景最有可能出现在
A.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
C.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小品反映的是国民政府滥发纸币,导致通货膨胀,这是在解放战争时期。故选D。ABC三项均未出现大量的滥发纸币造成通货膨胀的现象。
点评:解放战争期间,国民党为了筹措资金打内战,滥发纸币,造成国民党统治区的严重的通货膨胀。这一方面对民众的生活带来严重的灾难,民族工业的发展受到严重的冲击,另一个方面也加速了国民党统治的垮台。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孔子“仁”的思想在先秦时期的进步意义主要是
A.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需要
B.抑制统治者的暴政
C.成为各国变法的理论依据
D.奠定“非攻”主张的思想基础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孔子思想掌握的情况。孔子所主张的“仁”,在春秋战国这样一个社会大动荡、大变革时期,并不适合时代发展的需要,不为统治阶级所认可。但这种主张对于限制统治者的残暴,体贴民情起了一定的阶级作用。战国时期各国变法的理论依据是法家思想;“非攻”的思想主张属于墨家的主张。故应选B。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