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答题技巧《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在线测试(2019年最新版)(一)

时间:2019-05-22 06:11:48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蔡元培之决心献身教育,是自光绪二十四年始。戊戌政变发生后,他认为康、梁失败的最大原因是由于不先培养革新人才,所以返里从事教育工作,最先接办绍兴中西学堂,又到上海创办中国教育会、爱国女学校及爱国学社。
——摘自陶英惠《蔡元培与北京大学》
材料二?(民国)六年一月,始任事于北京大学。其时北京大学学生,颇为社会所菲薄。孑民(蔡元培字)推求其故,以为由学生之入大学,仍抱科举时代思想,以大学为取得官吏资格之机关。故对于教员之专任者,不甚欢迎。其独于行政、司法界官吏之兼任者,虽时时请假,年年发旧讲义,而学生特别欢迎之,以为有此师生关系,可为毕业后奥援也。
孑民以大学为囊括大典包罗众家之学府,无论何种学派,苟其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者,兼容并包,听其自由发展,曾于《北京大学月刊》之发刊词中详言之。
——摘自高平叔编《蔡元培全集》第三卷
(1)根据材料一,概括蔡元培的思想主张及其产生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蔡元培在北京大学的改革。(9分)



2、判断题  从16世纪开始,世界经济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北大西洋东岸(图一);从19世纪下半期开始,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从北大西洋东岸转移到了北大西洋西岸(图二)。

读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概括指出导致这两次世界经济格局发生变化的主要历史原因。(8分)
(2)运用经济常识,联系世界经济格局变化的原因和经济全球化趋势,说明怎样做才能加快我国经济的发展。(3分)



3、判断题  对于“9.11”恐怖事件,国际有关专家认为:“美国政府宁愿用100万美元的导弹轰炸不值十美元一顶的帐篷,坚持出兵阿富汗,有其深远的战略目的。”其战略目的是(? )
①控制中亚、西亚的战略位置资源?②符合北约东扩的需要?③平息美国国内民众的情绪?④美国为维护世界和平,打击恐怖主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4、判断题  史学家费正清教授把“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称为“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他所说的“没有前途”,其根本原因是
A.中国工业结构不合理
B.工业区域分布不均衡
C.社会环境未根本改变
D.近代企业被军阀破坏



5、判断题  在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中,发展较快的部门是(? )
A.通讯业和面粉业
B.钢铁冶金业和丝织业
C.纺织业和面粉业
D.化工业和通讯业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1/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