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高考知识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三)

时间:2019-03-16 09:39:2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材料一:史学家顾颉刚说:“秦始皇的统一思想是不要人民读书,他的手段是刑罚的制裁;汉武帝的统一思想是要人民只读一种书,他的手段是利禄的引诱。”?
——《中国历史众生相》
材料二:“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董仲舒
材料三:“天下之务莫大于恤民,而恤民之本,在人君正心术以立纪纲。讲明义理之归,闭塞私邪之路,然后乃可得而正。”
——朱熹
材料四:“仲尼虽圣,效之则颦,学之则为步,丑妇之贱态。”
——李贽
(1)材料中提到的“不要人民读书”、“只读一种书”分别是指何事?(4分)
(2)不同的手段分别带来哪两种不同的后果?对此你有何看法?(6分)
(3)据材料二、三、四,概括指出三位思想家是如何对待儒家思想的?(9分)


参考答案:
(1)焚书坑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4分)
(2)秦是对文化的摧残,是其暴政而亡的原因之一;后者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统治思想,加强了中央集权,政治统一。(3分)言之有理即可:如统治者要疏不要堵等。(3分)
(3)西汉董仲舒改造儒家思想,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南宋朱熹等人将儒学发展到“理学”阶段;明末李贽对儒学思想进行了大胆的否定和批判。(6分)


本题解析:(1)关键信息:秦始皇的统一思想是不要人民读书、汉武帝的统一思想是要人民只读一种书。本问考查古代中国封建王朝的思想文化专制政策,依据时间信息与思想文化专制政策的特点解答。“为要人民读书”是指焚书坑儒,而“只读一种书”是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本问考查焚书坑儒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影响。焚书坑儒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都是属于思想文化专制,但焚书坑儒是野蛮的,对其文化的摧残,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并不是对各流派文化的破坏,仅是使儒学成为正统思想,是引导的方式,并不是禁止,适用了大一统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思想文化的发展。第二小问,应从两种不同的方式的影响方面分析阐述,言之有理即可。
(3)本问考查儒学发展脉络知识点。材料二体现的是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主张;材料三反映的是宋代的程朱理学,而材料三反映的是明清时期李贽的思想主张,即对理学空谈义理的否定与批判,依据三则反映的思想主张来解答此题。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史记和汉书是研究汉代的重要文献,而近年出土的大批简牍更是汉代的珍贵史料。某生想了解汉代历史的概要,他应如何着手最为适当?
A.直接研读史记和汉书
B.研读、考订出土的汉代简牍
C.阅读史家综合文献和考古材料撰写的汉史著作
D.摘录几段汉代文献史料,进行研讨、分析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B、D均作较深较广的介绍,某生只要概要的了解,所以不适当,而C是经过阐释后较清晰,易于了解。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为缓解目前的金融危机,美国奥巴马政府推出了高达819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但同时提出“购买美国产品”的限制条款。这一限制条款与下列哪一国际组织的宗旨相违背

[? ]


A、联合国
B、世界贸易组织
C、世界银行
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权威民所赋,权为民所用”观念在现代中国政治制度中最为根本的体现是在?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依法治国”为核心的宪法体系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权威民所赋,权为民所用”体现的是主权在民的思想,再依据题干要求“最为根本的体现”,结合所学知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它是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障,故A项正确。BCD三项与题干要求“最为根本的体现”不符,故排除。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在航天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是
A.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B.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C.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对撞成功
D.同步实验通信卫星发射成功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解题的关键是“改革开放之前”、“航天领域”。误选B是因为把“原子弹”当成航天领域的成就了。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