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3-16 09:35:56
1、判断题 观察下面漫画《奥巴马:通常一个失败源于一个错误的规则》。经济巨人和超级大国美国之所以被北美自由贸易区的两个小兄弟“击败”,合理的解释是
[? ]
A.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成立拖累了美国经济
B.长期以来国际经济旧秩序的不合理
C.加拿大和墨西哥同时也是亚太经合组织成员,有强大的后盾
D.美国自身疾病缠身,经济实力相对下降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图是1954年9月20日,人民代表举手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情景照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①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②与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实行的“三三制”原则有关
③形成于新中国成立之后的一届人大会议上
④文化大革命期间曾经遭到较为严重的破坏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新中国奉行的外交方针是
A.一边倒的方针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方针
C.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D.另起炉灶的方针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纵观整个材料不难发现,新中国奉行的外交方针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一边倒的方针、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方针、另起炉灶的方针都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的具体表现,所以本题的答案是C.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到1958年10月底,全国74万多个农业生产合作社改组成2.6万多个人民公社。参加公社的农户有1.2亿户,占全国总农户的99%以上,全国农村基本上实现了人民公社化。由于在合作化运动的后期已出现了过急过猛的问题,所以人民公社化运动也出现了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情况,刮起了“一平二调三收款”的“共产风”。图反映1958年河北怀来人民公社社员吃“大锅饭”的情景。
材料二? 1970年,韩国发起了“新村运动”。“新村运动”的初期,政府把工作重点放在了改善农民生活环境上,地方政府把近20种乡村公共事业的建设项目交给农民自主开发,如修建桥梁、村级公路等。1971年,韩国全国80%以上的农舍都是茅草屋。为改善农村居住环境,政府采取了“政府出大头、地方出中头、农民出小头”的建房政策,即中央政府出建房资金的55%,地方政府出30%,每家农户出15%的方式,国家向农户贷款帮助建房。“新村运动”开始后,政府为提高农民收入,在全国推广水稻高产品种,使韩国稻米产量大幅提高,农民收入也随之攀升。韩国在大力推进“新村运动”的过程中,始终重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农民的伦理道德水平,培养勤勉、自助协作精神。
材料三?在圈地运动开始的最初时期,失地进城农民被简单地看成流浪汉和"懒汉",英国统治阶级通过“血腥立法”,加以严惩。
——李世安《英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历史考察》
材料四?二战以后,为安置转移出来的农村劳动力,日本政府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农村合作事业,拉长产业链,就地转移农村劳动力。……日本政府采取措施促进非农产业向农村地区扩散;鼓励劳动力由农业向农村非农产业就地转移。
——《日本经验与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途径》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分析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后果。(8分)
(2)依据材料二分析韩国“新村运动”建设的重点工作有哪些?(4分)
(3)依据材料三、四,比较英、日两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不同特点。(4分)
参考答案:(1)特点:由许多农业合作社联合组成;全国农户普遍参加;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刮起共产风);集体生活(吃食堂)(4分)
后果:挫伤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制约了人民群众的创造性,降低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是造成严重经济困难的因素之一。(4分)
(2)改善农民生活环境;改善农村居住环境;提高农民收入;重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4分)
(3)英国主要通过暴力和强制方式,日本采取温和的政策引导;?
英国农村劳动力主要流向城市,日本则注重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移。(4分)
本题解析:(1)根据材料一分析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特点,要求学生的分析材料的能力,“农业生产合作社改组成”“ 参加公社的农户有1.2亿户,占全国总农户的99%以上”“ 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情况,”“吃“大锅饭””可总结得出,其结果主要是消极的影响(2)关于新村建设的重点从材料中总结即可(3)要求学生对材料中的英国和日本政府的行为予以正确的分析即可得出,本题考查的是农村经济建设在不同国家的反应,属于实际应用能力的考查,难度中等。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发展,福建省具有代表性。1875—1895、1896—1911、1912—1913、1914—1918四个时段福建民族工矿企业年均注册数,与选项有对应关系。其中1914-1918年应是
A.0.55个
B.2.5个
C.3个
D.4.6个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发展有一个不断增多的趋势四个年份段分别是1875—1895、1896—1911、1912—1913、1914—1918对应的民族工矿业年均注册数应是0.55个、2.5个 、3个、4.6个。因此D项正确。其他各项均与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不符。
点评:民族工业是考试的重点内容。民族工业的产生于19世纪60、70年代,在甲午战后得到初步发展、一战期间由于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是衰落萎缩时期。虽然发展缓慢,但是总的来看,在抗战前还是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每个阶段出现的原因、特点和影响等都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