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3-16 09:34:54
1、选择题 皖南胡氏祠堂后厅悬挂着一个斗大的“孝”字,相传是南宋大理学家朱熹所书。“孝”之本义,据《礼记·祭义》释“居处不庄(平常言行不恭敬),非孝也;……莅官不敬,非孝也;战陈无勇,非孝也。”据此判断“孝”的内涵是
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②战死犹留千古名,大夫赤心为宗社
③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④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孝”的内涵当然是非常多的,但是在做本题时一定要根据材料、从材料出发即可,材料中的“言行不恭敬为不孝”和“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是吻合的,而材料中的“不勇敢作战为不孝”和“战死犹留千古名,大夫赤心为宗社”是吻合的,所以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D。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孝”的内涵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新《水浒传》第83集中,阮小二临去追方腊前对其兄弟说,“若俺有什么闪失,日后回石碣村好好赡养老娘,告诉你们嫂嫂,俺不许她改嫁,让她为俺守寡。”上述言论不能反映
A.封建的纲常观念
B.传统的孝道观念
C.理学已深入民间
D.黑暗的社会制度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由“好好赡养老娘”可以反映出B,“俺不许她改嫁,让她为俺守寡”反映出AC,所以上述言论反映不出的是D。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儒家思想与宋明理学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学说中,符合当时社会发展潮流并为秦始皇所采用的是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学说中,符合当时社会发展潮流并为秦始皇所采用的只有法家的思想观点,法家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观点为秦始皇所采用,法家的今必胜古、不断变法的思想则符合当时社会发展潮流,所以本题答案就是C。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法家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唐宋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大变动时期。从分期角度提出“唐宋变革”首推日本学者内藤虎次郎,1910年他在日本《历史与地理》上发表《概括的唐宋时代观》,提出唐和宋在文化性质上有显著差异。下列支持这一结论的历史依据有
①科举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 #160; ②程朱理学的出现
③交子的出现 ④世俗文化兴起
A.①③
B.②③④
C.②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唐宋思想和制度的差别。①③首先排除,①是从制度上说的,③是从经济上分析的,是最早的纸币,都与材料中的思想上不符。②④都是在宋代思想领域里的新发展。因此选C。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
点评:组合型选择题是多项选择题的变形,考查角度有两种,一是将同一历史时期或同一历史事件影响下的知识进行归类组合,此类题的跨度不大,但分析的深,角度多,考查学生分析理解和发散性思维的能力。二是将不同历史时期的同类知识进行归类,此类题分析程度不深,但时间、空间跨度大,主要考查同学们的归纳和比较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韩非子的政治主张不相符合的是
A.应当根据现实的需要进行改革
B.应以古代圣贤的言行为准则
C.国家大权集于君主一人之手
D.要用严厉的刑罚镇压人民的反抗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法家思想,韩非主张“不法古”应该适时进行改革,不必沿用古训,主张君主专制,严刑峻法,B错误,ACD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