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大全《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高频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七)

时间:2019-03-16 09:32:49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综合题  (36分)特色的文明·流动的文明·共同趋势的文明
材料一 不同区域形成各具特色的文明。而各自区域文明的形成是与当时社会上最具活力的社会阶层有着直接的关系。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出现了“士”阶层。如《论衡·效力》所言:“六国之时,贤才之臣,入楚楚重,出齐齐轻,为赵赵完,畔魏魏伤”。春秋末年(公元前509年)古罗马建立了共和国,罗马进入贵族共和时代。罗马共和国时代,逐步形成了贵族与平民两大社会阶层。“平民”一词源于pleo,plenus,原意为“众”,通常带有“低贱”之意。该词常用来形容“平凡的,普通的,日常的”事物。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中国的“士”与古罗马的“平民”对各自地区在文明形成中各具特色的贡献。(8分)
材料二
 
 
(2)阅读图1至图4,以世界文明交流为视角,结合所学,对材料二所蕴含的历史信息进行解读。(14分)
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3)世界文明是多样性的,但又是大势所趋。结合“戊戌变法”、 “1861改革” 和“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三个历史事件的具体史实,回答:中国、俄国、德国在近现代史的发展中是如何顺应世界历史发展基本趋势的。(14分)


参考答案:(1)(8分)贡献:中国的“士”①“士”的流动对春秋战国政治影响极大。 ②促进百家争鸣的形成 ③主持一些诸侯国的变法改革。(任意2点4分)古罗马“平民”①推动罗马共和制度的完善,设立了平民保民官。②推动罗马法成文法的制定与颁布,即《十二铜表法》。③推动罗马形成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帝国。(任意2点4分)
(2)(14分)示例1:4世纪处于新航路开辟之前,当时欧洲人对遥远国度的这种想象反映了世界各地处于相对孤立状态,各文明之间很少交流,彼此之间并不了解。随着西欧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欧洲人拥有了在各种复杂气候条件下进行远航的能力,罗盘测量的使用,为远距离的洲际航海创造了条件。新航路开辟与早期殖民扩张打破了世界彼此孤立的状态。地理大发现促进了不同文明的交流,地区性贸易开始向世界性贸易扩展,贸易数量和贸易品种增加,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欧洲贸易中心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直接刺激了英国资产阶级的成长,为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奠定了基础。19世纪中后期,一个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是世界贸易中心。总之,随着经济与科技的发展,人类从各民族分散孤立地发展走向整体世界,也使人们的生活和思想观念发生巨大变化,文明的交流进一步加深。示例2:14世纪,随着欧洲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及对黄金等贵重金属的渴求,激发了欧洲人对遥远国度的想象。但在新航路开辟前,世界彼此孤立隔绝,欧洲人对世界所知甚少。随着中国四大发明的传入及地理知识的进步,推动了航海技术的进步,欧洲人进行新航路开辟与殖民扩张,一方面打破世界孤立隔绝的局面,使美洲与欧洲联系加强,加深欧洲人对世界的了解;另一方面,商业革命使流通商品种类与数量增加,市场扩大。商路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推动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初具雏形,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工业革命铺垫基础。19世纪中期随着工业革命完成,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世界联系更加紧密。总之,正是由于经济与科技进步,推动了世界市场的不断扩大,人类在政治、经济、文化、风俗、宗教等多方面的文明交流程度一步步加深。标准l:能在图1、2、3、4之间建立关联,并能从中看到深层次的社会历史因素。(10~14分)标准2:能在图1、2、3、4之间建立关联,但仅能描述历史现象。(6~10分)标准3:只能在部分图片之间展开讨论或罗列史实。(0~6分)
(3)(14分)虽然一个国家或地区文明的发展具有各自的特色,但必须顺应世界历史近代化的发展趋势。(反对专制集权,争取民主法治。科技推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国家统一、民族独立也符合历史发展趋势,也可得分)(2分)近代化示例:①中国戊戌变法主要内容有:政治上要实行“君主立宪”,官民可以上书言事,经济上奖励农工商业发展,教育上改革科举、废除八股等措施,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政治、经济、教育的近代化,符合世界近代化的发展趋势。(4分)②俄国1861年改革的主要内容有:“解放法令”、司法改革和地方自治改革,这些改革客观上使俄国迈向了现代化,符合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4分)③德国在完成国家统一的基础上,制定颁布了德意志帝国宪法,虽然规定皇帝享有政治、军事、外交等大权,但也规定德国实行君主立宪制,设立享有立法权的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具有一定的民主成份,符合近代西方民主政体建立与发展的大趋势。(4分)


本题解析:(1)本题实际上考查的是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中国的“士”与古罗马的“平民”的活动和作用,即中国的“士”①“士”的流动对春秋战国政治影响极大。 ②促进百家争鸣的形成 ③主持一些诸侯国的变法改革。古罗马“平民”①推动罗马共和制度的完善,设立了平民保民官。②推动罗马法成文法的制定与颁布,即《十二铜表法》。③推动罗马形成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帝国。
(2)本题实际上考查的是新航路开辟之前的世界,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影响。如示例1:4世纪处于新航路开辟之前,当时欧洲人对遥远国度的这种想象反映了世界各地处于相对孤立状态,各文明之间很少交流,彼此之间并不了解。随着西欧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欧洲人拥有了在各种复杂气候条件下进行远航的能力,罗盘测量的使用,为远距离的洲际航海创造了条件。新航路开辟与早期殖民扩张打破了世界彼此孤立的状态。地理大发现促进了不同文明的交流,地区性贸易开始向世界性贸易扩展,贸易数量和贸易品种增加,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欧洲贸易中心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直接刺激了英国资产阶级的成长,为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奠定了基础。19世纪中后期,一个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是世界贸易中心。总之,随着经济与科技的发展,人类从各民族分散孤立地发展走向整体世界,也使人们的生活和思想观念发生巨大变化,文明的交流进一步加深。
(3)本题实际上考查的是“戊戌变法”、 “1861改革” 和“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措施或内容,即①中国戊戌变法主要内容有:政治上要实行“君主立宪”,官民可以上书言事,经济上奖励农工商业发展,教育上改革科举、废除八股等措施,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政治、经济、教育的近代化,符合世界近代化的发展趋势。②俄国1861年改革的主要内容有:“解放法令”、司法改革和地方自治改革,这些改革客观上使俄国迈向了现代化,符合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③德国在完成国家统一的基础上,制定颁布了德意志帝国宪法,虽然规定皇帝享有政治、军事、外交等大权,但也规定德国实行君主立宪制,设立享有立法权的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具有一定的民主成份,符合近代西方民主政体建立与发展的大趋势。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士”;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平民;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影响;俄国和日本的重大改革·俄国农奴制改革·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措施;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内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戊戌变法·戊戌变法的措施


本题难度:困难



2、综合题   在传承中创新,在探索中发展,世界民主政治从起源到日臻丰富与完善经历了—个长期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请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共14分)
材料一:我们的政体的确可以称为民主政体,因为政权不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掌握在多数人手中。当法律对所有的人都一视同仁,公正地调解人们的私人争端时,民主政体的优越性也就得到确认。                                              ——伯利克里
(1)材料一中的“多数人”是指哪些人?(1分)指出当时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机构有哪些?(4分)
材料二:代议制又称议会制,是指由选举产生的代表民意的机关来行使国家主权的制度,这种代表民意的机关就是议会。代议制最早在英国产生,以后就被欧洲和世界上许多国家效法。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中,英国通过《权利法案》、法国颁布《人权宣言》、美国制定《1787年宪法》,德国通过《德意志帝国宪法》。
(3)材料二上述四国通过立法确立的代议制有哪两种类型?(2分)说明资产阶级代议制有哪些基本特征?(3分)
材料三: 社会的“善治”包括良好的“政治"和良好的“治政”。前者侧重于“治民”(即社会治理),后者侧玄于“治官”(即政府治理)。20多年中国改革实际上沿着这两个方向展开。
——燕继荣《中国的改革:另一种民主化经验》
试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时期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是怎样体现“善治”的?(4分)


参考答案:(1)雅典公民。(1分)主要机构: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陪审法庭,十将军委员会。(4分)
(2) 类型: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2分)
以选举和议会立法为特征;(以议会形式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实行民主原则;)实行分权制衡原则;实行资产阶级政党政治。(3分,答出任何三点成理即可。)
(3)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改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实行依法治国,完善法律体系,为“民告官”提供法律依据;实行基层民主选举。(一点一分,三点即可,4分)


本题解析:(1)本题主要考察雅典民主政治的内容。根据所学知识,“政权不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掌握在多数人手中”指的政权掌握在雅典公民手中;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机构: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陪审法庭,十将军委员会。
(2)本题主要考察的是资本主义代议制民主政治。根据所学知识,英国和德国确立君主立宪制政体;美国和法国确立了民主共和制政体。近代资本主义代议制民主的特征:以选举和议会立法为特征;(以议会形式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实行民主原则;)实行分权制衡原则;实行资产阶级政党政治。
(3)本题主要考察的是新时期中国民主法治建设的成就。根据所学知识,新时期中国民主法治建设的成就: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改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实行依法治国,完善法律体系,为“民告官”提供法律依据;实行基层民主选举。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雅典民主政治的内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代议制民主·代议制民主的类型;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新时期中国民主法治建设的成就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在雅典的民主政治制度中,城邦的最高权力机构是
A.公民大会
B.五百人会议
C.十将军委员会
D.人民代表大会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得知,公民大会是雅典城邦的最高权力机构,它以各种方式完全控制着雅典的行政和司法,一切重大问题都只能在公民大会上进行最终决议。在形式上,它是唯一囊括了所有雅典公民的政治机构。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公民大会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认为,组成城邦的公民理想人数应以5040人为上限,因为这个数字是个人能认识并充分交流的极限。这一设想
A.与我国道家思想如出一辙
B.造就了古希腊城邦小国寡民的特点
C.有利于公民更好地参政议政
D.是对雅典民主政治原则的全盘否定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由“组成城邦的公民理想人数应以5040人为上限”得出希腊城邦的小国寡民的特点,他小国寡民的思想与老子的思想有共同之处,但并不是如出一辙,A错误。依据所学可知这一特点是由希腊的地理环境导致,并非柏拉图的观点造就的,因此B的表述不合史实,符合题意。柏拉图的思想体现小国寡民的直接民主特点,故是对雅典民主原则的认可,他又把人数局限在5040人中,是对雅典民主中的轮流坐庄和滥用职权现象的反感,但不能说是对雅典民主政治原则的全盘否定,故D错误。根据材料可知,他提出人数的上限是为了让公民更好地参政议政,C正确。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雅典民主政治作用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英国历史学家约翰·索利说:“如今有个趋势,人民怀念她的民主制度,并将其视为所有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这里的“她”是指
A.古巴比伦
B.古罗马
C.古希腊
D.古印度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如今有个趋势,人民怀念她的民主制度,并将其视为所有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根据所学知识,古罗马的民主制度为现代民主制度奠定了基础,所以选择C.古希腊。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雅典民主政治·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6 7 8 下页 尾页 7/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