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大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考点特训(2019年冲刺版)(三)

时间:2019-03-16 09:29:05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中国古代地名中的“阴”“阳”往往体现了该地与相邻山、水的关系。“阴”的方位是(?)
A.山之北、水之南
B.山之南、水之南
C.山之北、水之北
D.山之南、水之北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吕思勉在《中国文化史》中说“…中西交通以来,自然不能没有变动。其首先设立的,是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庚子以后,又因条约,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对这一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①总理衙门的设立是清朝官制的变化
②总理衙门的职能是负责中外交通
③外务部是20世纪初设立的,地位高于六部
④外务部是在《辛丑条约》签订后设立的,早于六部的设立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给我们的启示有? (? )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君权神授”,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以下的解释正确的是
A.孟子、黄宗羲都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B.三种主张都与当时社会状况密切相关
C.三种主张都遭到当时统治集团的轻视
D.三种主张都反映社会转型时期的剧变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古代几位思想家观点的认识。理解时必须要结合该思想家所处的社会环境,孟子处于战国时期,其“民贵君轻”思想的本意为缓和矛盾,巩固统治。所以A、C两项错误。董仲舒处于汉武帝大一统时期,D项错误。任何思想都是某一阶段历史特征的反映,故B项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城镇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伦敦、纽约、上海城市人口变化示意图。(以千为单位)

材料二 在大不列颠,1911至1913年间,25岁以上的人中占4.93%的人拥有60%以上的财富。同样,在普鲁士,1911年时,3425人的平均财富为5321400马克,而另外1608050人的平均财富却为23295马克。……相形之下,中产阶级买得起较好的住房和食物,……能使自己的子女受到充分的教育。在社会顶层,富人享有市内住宅和乡间宅第……能参加被广泛宣扬的娱乐活动和去国外旅行;他们的生活方式几乎是社会底层的群众所不能理解的。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材料一反映了1800—1950年伦敦、纽约、上海三地的城市化进程。三地城市化的进程、程度方面存在怎样的差异?(6分)
(2)材料二反映出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了什么社会问题?(2分)这对当今中国的社会发展有何启示?(3分)


参考答案:⑴差异:伦敦的城市化进程起步早,水平最高;纽约、上海的城市化进程在19世纪晚期以后出现加速趋势;上海的城市化水平相对最低等。(6分)
⑵问题:贫富悬殊现象严重。(2分)
启示: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要关注民生,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等。(3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