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答题模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高频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十)

时间:2019-03-16 09:25:2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改革开放以后,党和国家采取措施把科技和教育事业放在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标志性的事件是
A.恢复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
B.实行“科教兴国”发展战略
C.启动了“希望工程”
D.实施“211工程”计划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党和国家对科技和教育事业采取的措施。实行“科教兴国”发展战略,是改革开放以后,党和国家采取措施把科技和教育事业放在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的标志性的事件。B正确,故本题选B。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电视连续剧《贞观长歌》,生动地刻画了唐太宗李世民统治时期出现“贞观之治”的繁华景象。下列关于“贞观之治”的认识,正确的是(?)
A.社会安定,政治清明,百姓富足安康,是封建时代有名的“治世”
B.唐太宗个人作用是这一局面出现的决定性因素
C.唐太宗知人善任,虚怀纳谏是这一局面出现的重要因素
D.隋末农民战争迫使唐高祖吸取教训,调整政策,从而出现了“贞观之治”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下面是20世纪50-80年代美国进出口贸易情况表(单位:亿美元)

从表格中可以得到的信息是
A.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发生动摇
B.战后资本主义各国陷入经济危机
C.日本经济发展速度比西欧快
D.日本、西欧的经济实力超过美国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亚产油国经济有了很大发展,其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是
A.团结发展中国家,冲破西方石油垄断
B.本国石油工业全部或大部分控制在本国手里
C.提高石油价格增加石油收益
D.改变单一经济结构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20世纪70年代以前,西亚海湾地区石油丰富,但没有带动当地经济繁荣,其根本原因是石油财富一直为西方大国控制。70年代以后,西亚产油国逐渐全部或大部分控制了本国的石油工业,才开始利用石油资源发展本国经济,可见B项是前提条件。A、C、D虽然也是产油 国经济发展的原因,但说不上是前提条件。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20分)近代欧洲掀起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等三次反封建的思想潮流,带领人民迈进理性时代。
请回答:
(1)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兴起的相同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
(2)请写出意大利文艺复兴“文学三杰”的名字和他们各自的代表作。(6分)
(3)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的主要思想主张有哪些?(至少3点)(6分)
(4)德意志宗教改革拉开序幕的标志是?(2分)
(5)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共同影响是什么?(4分)


参考答案:
(1)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2)薄伽丘《十日谈》;但丁《神曲》;彼特拉克《歌集》。
(3)抨击天主教会;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君主立宪;提倡天赋人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答三点即可)。
(4)1517年,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
(5)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本题解析:
(1)三场运动的根本原因都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人类获得自身的自由。文艺复兴运动于14世纪发源于资本主义萌芽最早的意大利,16世纪扩大到英国、法国、德国、西班牙等国;宗教改革于16世纪初兴起于德意志;启蒙运动兴起于17世纪资本主义发展最前列的英国,18世纪中心转到法国。
(2)列举文艺复兴代表人物
①“文学三杰”:薄伽丘、但丁和彼特拉克。
领域
代表人物
代表作品
内?容
地?位
文学三杰
但丁
《神曲》
率先对教会的丑恶现象表达了憎恶
文艺复兴的先驱
彼特拉克
《歌集》
提出“人的学问”对抗“神的学问”
人文主义之父
薄伽丘
《十日谈》
抨击了封建道德和教会的禁欲思想,宣传人类平等,主张发展人的个性
为欧洲近代短篇小说开了先河
②“美术三杰”:拉斐尔、米开朗琪罗和达·芬奇。
领域
人物
代表作
评?述
艺术三杰
达·芬奇
《蒙娜丽莎》
《最后的晚餐》
根据自己的感受和对人类世界的细致观察,自由发挥,表现了高超的技艺
米开朗琪罗
《大为》雕塑
气势雄伟有力,充满旺盛的战斗精神
拉斐尔
圣母像
透露的时代信息没有神圣的宗教色彩,而是人间温柔、典雅,充满人情和母爱,带有人文主义的时代精神
(3)伏尔泰的思想主张:①猛烈抨击天主教会;他把教皇比作“两足禽兽”,把教士称作“文明恶棍”,说天主教是“一些狡猾的人布置的一个最可耻的骗人罗网”。他号召“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方式同骇人听闻的宗教狂热作斗争”。不过伏尔泰并不是一个无神论者,而是一个自然神论者,提倡对不同的宗教信仰采取宽容的态度,终生与宗教偏见作斗争,但又认为宗教作为抑制人类情欲和恶习的手段是必不可少的。他认为要统治人民,宗教是不可缺少的。他说“即使没有上帝;也要造出一个上帝来”。②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君主立宪制;③提倡“天赋人权”,认为人生来就是平等和自由的;④相信法律应以人性为出发点,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伏尔泰信奉自然权利说,认为“人们本质上是平等的”,要求人人享有“自然权利”。他主张人人在法律面前平等,但又认为财产权利的不平等是不可避免的。
(4)1517年,为反对教皇利奥十世借颁发赎罪券盘剥百姓,路德在维登堡大教堂门前贴出了“关于赎罪券效能的辩论》(即九十五条论纲)。《论纲》所引起的强烈反响,甚至出乎路德自己的预料。社会各阶层都对《论纲》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可以说《论纲》标志着德意志宗教改革的开始。
(5)三场运动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兴起和发展,其脉络和核心思想都是“人文主义”。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宗教改革的核心思想是“信仰得救”,反对教会权威;“启蒙运动不仅继承了人文主义者的理想,要求从教会束缚下解放个性,而且比人文主义者更进一步地把斗争矛头直接指向封建社会的上层建筑,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