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3-16 09:20:49
1、判断题 下列有关现代信息技术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电子计算机是现代信息技术的核心和基础
B.20世纪60年代,美国出于“冷战”的需要研究出互联网技术
C.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制造,表明人类社会进入信息化时代
D.互联网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发展为全球信息网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现代世界是从1919年5月29日开始的。这一天,人们分别在西非沿海的普林西比岛和巴西的索布拉尔拍下了日食照片。这些照片证实了关于宇宙的一种新理论。”材料中所说的“新理论”是指
[?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三百年前,人类的思想还充斥着迷信和恐惧,水为什么往低处流?太阳为什么升起落下?这些今天看来简单之极的问题,在当时却是根本无法认识和把握的。直到艾萨克·牛顿出现,人类才终于结束了这种状态。牛顿通过自己的伟大著作宣告了科学时代的来临,他告诉世人:自然界存在着规律,而且规律是能够被认识的。牛顿的发现,给人类带来从未有过的自信。曾经匍匐在上帝脚下的人类,终于大胆地抬起头来,开始用自己理性的眼光打量世界。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二?
1896年,严复翻译出英人赫胥黎著《进化论与伦理学》一书前两章,译名为《天演论》。晚清文学家、教育家吴汝纶为此书作序,《序》中说:“天演者,西国格物家言也。其学以天择物竞二义综万汇(即“天地万物之本原”),考动植之蕃耗。言治者取焉,因物变递嬗(即“次第发展演变”),深研乎质力(即“物质发展的动力”)取散之几,推极乎古今万国盛衰兴坏之由,而大归以任天为治①。抑严之子译是书,不惟自传其文而已。盖谓赫胥黎氏以人持天②,以人治之曰新,卫其种族之说。其义富,其辞危,使读焉者怵焉知变,于国论殆有助乎?”
注:
①任天为治:消极地听凭自然的发展为治理之法。
②以人持天:积极地掌握自然发展规律而使之为人所用,进而与天争胜,以人胜天。
材料三?
下图为2005年国际物理年标识,该标识象征着科技的进步和国际的合作可以帮助建设光明的未来,还象征着爱因斯坦渊博的见解及洞察力。在19世纪末,科学实验发现了许多经典物理学无法解释的事实。首先是世纪之交物理学的三大发现:电子、X射线和放射性现象的发现。其次是经典物理学的万里晴空中出现了两朵“乌云”:“以太漂移”的“零结果”和黑体辐射的“紫外灾难”。 20世纪初,爱因斯坦发表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论文,为物理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为纪念这一奇迹100周年,2004年6月10日,联合国大会召开第58次会议鼓掌通过了2005年为“国际物理年”的决议。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三百年前”人们对自然现象不能认识的原因。(2分)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直到牛顿出现,人类才终于结束了这种状态”的理解(2分)
(2)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说明严复翻译《天演论》的意义何在?(6分)
(3)依据材料三说明,物理学理论在20世纪初有了新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3分)
参考答案:
(1)生产力水平低下,封建神学束缚人们的思想。(2分)
牛顿力学体系以严格的数学方法和逻辑体系把空间运动统一起来,完成人类对自然界认识史上的第一次理论大综合,其建立标志着人类科学和理性时代的开始。(2分)
(2)①19世纪末,中国民族危机深重,严复宣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任人为治”、“与天争胜”、“自强保种”等思想,说明变法改革、救亡图存的道理。(2分)②打击封建势力的因循守旧观念,为资产阶级的维新变法运动的提供了理论基础,有力地推动了维新运动。(2分)③激发了人们的爱国热情,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2分)(共计6分)
(3)原因:①科技发展和科学理论进步②经典物理学出现危机③国际合作的推动④科学家的探索和创新精神(3分,每点1分,任答其中三点即可)
本题解析:(1)原因:首先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一可以推断出“三百年前”应该是指1687年牛顿经典力学出现之前,所以原因可以从当时生产力的水平和宗教神学占统治地位两个角度考虑。“直到牛顿出现,人类才终于结束了这种状态”的理解:实际是考查牛顿经典力学出现的意义,结合所学回答即可。
(2)吴汝纶对严复翻译的《天演论》非常赞赏。他在这篇文章中,一方面肯定了《天演论》一书“以人治之日新卫其种族之说”,令广大读者“怵焉知变”,实现自强图存。另一方面,对严复的译文给予很高评价。所以其意义可以就此出发去分析即可。
(3)要求围绕由经典力学发展到相对论作答,联系材料三,可知20世纪初,爱因斯坦发表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论文,为物理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划时代的论文指的就是相对论;正是在科技革命的推动;经典物理学出现危机;科学理论有了重大突破的前提下,相对论才诞生。另外材料三中还提到了“国际的合作”、“渊博的见解及洞察力”等信息也可以是原因。
本题难度:困难
4、判断题 生物学家弗朗西斯科·J·阿亚拉曾用“没有设计者的设计”来解释生物进化理论,这种“设计”应该是
A.实验研究方法
B.物种起源学说
C.“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
D.自然选择学说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理解能力与历史基础知识掌握的情况。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生物进化论是用自然选择学说来解释的。所以答案选D。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爱因斯坦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诞生的某物理学理论评价说:“这一发现成为20世纪物理学研究的基础……要是没有这一发现,那就不可能建立起分子、原子以及支配它们变化的能量过程的有用理论。”材料中的“这一发现”
[? ]
A.说明了物体空间和时间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
B.说明了空间和时间的性质取决于物质的运动和本身的分布状态
C.与物理学界长期信奉的“自然界无跳跃”的原则是一致的
D.开阔了人们的眼界并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