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考点特训(2019年冲刺版)(五)

时间:2019-03-16 09:14:3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孔子说:“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由此判断,当时孔子对现状的态度是
A.肯定
B.否定
C.中立
D.无所谓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这违反了西周的礼制思想,孔子创立儒家学说的目的在于改变战乱频繁的现实社会,恢复礼乐和谐的理想社会,所以答案选B,A C D三项表述与史实不符。
考点: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
点评:儒家思想起源于我国春秋晚期,为孔子所创,是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的大宗,但在春秋战国时期并未享受特殊礼遇,直到汉武帝时期才确立为正统思想,成为影响此后中国两千年历史的主流思想。直至今日,复兴国学的内容中儒家思想仍占主导地位。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孟子被称为“亚圣”,最主要的原因是他(  )
A.在伦理观上主张“性本善”
B.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思想
C.把孔子“仁”的思想发展成为更加系统的“仁政”思想
D.十分崇拜孔子,以孔子的继承人自居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历史思辨能力。孟子被后人称为“亚圣”,是指其在儒家思想发展的地位上仅次于孔子,因此应从孟子对孔子思想继承和发展的角度加以分析考虑。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儒家经典《尚书》中最早提到“民主”一词,认为:“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于成汤。”含义是暴君夏桀残民,不配做民之主,推翻夏桀的成汤才是民主。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文中的民主,实即作民之主,与君主同义
B.肯定了成汤革命是推翻暴虐之政的举动
C.其民主内涵与近代主权在民相吻合
D.儒家民本思想绝无现代民主思想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分析题意,“天惟时求民主”之中的民主是指民之主,而与现代意义上的民主没有关系,现代意义的民主是指“主权在民”,即国家权力属于人民,所以C项表述不符合题干主旨,答案为C。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春秋战国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右图漫画体现的是哪位思想家的观点?

A.荀子
B.墨子
C.韩非子
D.老子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通过漫画可以看出,这位思想家认为“灾祸的里面隐藏着幸福”,这与老子的思想“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的朴素辩证法思想一致。A荀子主张“仁义、王道”;B墨子主张“兼爱、非攻”;C韩非主张“依法治国”。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和各派的学说。
点评:关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主要包括墨家、儒家、道家和法家等学派,还可以从材料切入,考查其他学派的思想主张。如道家提出“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法家提出系统的法治理论,主张依法治国等。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
A.“仁”
B.“义”
C.“礼”
D.“信”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4 5 6 下页 尾页 5/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