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3-16 09:11:06
1、判断题 《青藏高原》唱响全国:“是谁带来远古的呼唤,是谁留下千年的祈盼;难道说还有无言的歌,还是那久久不能忘怀的眷恋……呀啦索,那可是青藏高原。”下列哪些事件给西藏地区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①中共七大的召开?
②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③1965年西藏自治区的成立?
④改革开放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识记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七届二中全会未涉及西藏问题,排除①;1954年宪法确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少数民族地区也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所以答案选B。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有学者认为:“这是新中国外交政策从突出强调意识形态的‘一边倒’,转向较多地考虑国家现实利益而开始走向务实的一个相当重要的标志。”该观点依据的史实是(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政策
D.参加日内瓦会议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根据所学,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仅成为中国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础,而且也被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接受,成为规范国际关系的重要准则,是务实外交的体现。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在1912——1919年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基本状况是?
A.重工业发展迅速
B.轻工业发展迅速
C.民族工业独立发展
D.建立起完整的工业体系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7世纪,整个欧洲大陆处于宗教迫害之中,不少有发明创造的科技人才被处刑罚。与此同时,法国处于连年战争中,意大利四分五裂,这样,就使科学技术人才纷纷流向欧洲边缘而较安定的英伦三岛。1740年,经英国政府批准的实用专利只有4件,1750年为7件,1760年增加为14件。对上述材料的理解不确切的是
A.科技发展需要有良好的社会环境
B.欧洲大陆的科技事业发展艰难
C.人才成为科技竞争的重要砝码
D.英国工业革命吸引了大量人才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的内容说明了17世纪的欧洲科技发展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科技进步缓慢,所以A B C三项是对材料的正确解读,D项说法错误,此时在英国工业革命尚未发生,故答案选D项。
点评:中世纪时期,西方的自然科学长期遭受教会的压迫,发展缓慢,进入近代以后,伴随文艺复兴运动,人们的思想得到了解放,科学实验得到了提倡,西方的自然科学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最终成为推动工业革命发展的强大力量。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苏格拉底为之痛心,但并未因此对民主制度的活力丧失信心,于是开始运用自己的博学来展开对民主制度的批评,企图予以改良。在他看来,雅典民主制最大的弊端,就是“外行治国”,即听任国家的命运由丝毫不懂政治知识的普通民众去摆布。他特别反对城邦官员的“抽签选举法”,认为此法愚不可及:“没有人愿意用抽签的方法去雇佣一位舵手和建筑师、吹笛手或其他行业的人,而这类事若出错的话,危害还比在管理国家事务上出错轻得多。”他还发现,由于民众缺乏管理国家事务的政治知识,他们极容易受一些同样没有政治知识、但擅长说服技术的蛊惑家的影响和控制,从而在一种盲目的激情引导下作出种种错误的决策。——《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第3表:如债权人仍不清偿,又无人为其担保,则债权人得把债务人押家中拘留,用皮带或脚镣拴住,但(脚镣)重量最多为15磅。愿减轻的听便。
第11表: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
材料三?英国通过“光荣革命”克服了专制王权,议会成为最高权威。在君主立宪制的政治框架内,英国又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的转移,从而完成了政治民主化历程。
材料四?美国联邦党人当年设计政治制度的基本精神是什么呢?简单地说,就是两个字——“有衡”。政治制度的“有衡”包括两层含义:其一,不同权力之间的相互制衡;第二,不同利益之间的相互均衡。
——《论政治文明的内在灵魂》
材料五?某国宪法的若干条文:
第十五务联邦议会的主席职位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
第十七条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
第十八条皇帝委派官吏,命令他们宣誓效忠帝国,并在必要情况下,命令他们退职…
(1)据材料一概括苏格拉底“痛心”的原因。(3分)
(2)依据材料二,判断它可能出自哪部法律?其历史地位如何?(2分)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述“光荣革命”后至19世纪中期,英国是怎样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转移,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的?(3分)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是如何实现政治制度“有衡”的?(2分)
(5)根据材料五说明该国的政体及其特点。(2分)
参考答案:1. 原因:雅典民主制最大弊端是外行治国;抽签选举法无法保证执政者的素质;民众容易受没有政治知识的蛊惑家影响和控制
2. 十二铜表法?罗马成文法
3. 通过《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限制君主权力;18世纪中期形成责任内阁制,“国王统而不治”;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分享政治权利。
4. 实行三权分立原则,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分立,又相互制约;实行两党制。
目的:保障民主(防止专制)。
5. 政体:德国的君主立宪政体。特点:保留了浓厚的封建残余(或答君主是实,立宪为虚)。
本题解析:(1)从材料“雅典民主制最大的弊端,就是“外行治国”,即听任国家的命运由丝毫不懂政治知识的普通民众去摆布。他特别反对城邦官员的“抽签选举法”,认为此法愚不可及”就可以分析的出苏格拉底痛心的原因。注意概括语言精练.(2)此问比较简单,从材料的内容可以分析得出这些法律文献出自《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的开端,是罗马第一部成文法。(3)英国君主立宪制自从1689年确立后,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1688年确立,18世纪形成责任内阁制,是君主立宪制的发展,1832年议会改革是君主立宪制的完善。(4)美国通过三权分立的原则保障了相互的制衡,目的是保障民主,防止专制的出现。(5)德国近代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但是与英国不同,德国的政体保留了太多的专制色彩。
点评:近代西方政治文明起源于雅典。雅典最先确立了民主制,但是雅典的民主制是直接民主制,与近代民主有很大的不同。同时也要知道雅典的民主制为近代民主的发展,提供了一系列的原则方法。近代民主率先在英国建立,根据各国的国情,其它西方大国先后建立了民主制。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