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卷《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五)

时间:2019-03-16 09:10:2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综合题  在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上,社会政治制度经历了不断演变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后,历代王朝都设置宰相作为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处理全国政务。《新唐书》记载:“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                ——薛金星《教材全解》
材料二 自秦以下,人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
及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                        ——《明太祖集》
材料三 

材料四 我们的(政府形式)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让一个人优于他人担任公职,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所具有的真正才能。
——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
材料五 英人于世界民族中,诚不愧为先觉,彼既认明王权不当绝对,即创为根本大法,使国中贤智,得所准据,以发抒其意气。    ——章士钊《政本》
材料六 “防止把某些权力逐渐集中于同一部门的最可靠办法,就是给予各部门的主管人抵制其他部门的必要法定手段和个人的主动。……野心必须用野心来对抗。”      &# 160;        ——汉密尔顿、杰伊、麦迪逊:《联邦党人文集》
(1)根据材料说明,宰相的职责是什么?(2分)
(2)根据材料一、二说明,自秦朝君主专制制度建立后,在中央存在着什么问题?(2分)明太祖采取了什么措施解决了这个问题?(2分)
(3)图一是我国什么时期的政治制度?(1分)图一和图二体现的决策方式有何不同?(4分)
(4)依据材料,概括雅典民主政治的表现。(3分)
(5)材料中的“根本大法”是指哪部法律?(2分)以此为依据英国逐渐确立了什么政体?(2分)
(6)材料体现了怎样的原则?(2分)结合材料说明此原则的目的或作用。(2分)


参考答案:(1)“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或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2分)
(2)宰相权重,容易形成对君权的威胁。(2分)废丞相。(2分)
(3)唐。(1分)图一是专制(或集权)的决策方式(2分);图二是民主的决策方式。(2分)
(4)人民主权,法律至上,任人唯贤。(3分)
(5)《权利法案》。(2分)君主立宪制。(2分)
(6)分权制衡。(2分)以权力制约权力,防止权力的滥用和腐败(或防止出现专制)。(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英国史学家约翰说:“如今有个趋势,人们怀念她的民主制度,并将其视为所有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对比古希腊和近现代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二者的阶级属性相同
B.两种制度下都不可能出现专制统治
C.二者的适用对象完全相同
D.体现了民主形式从直接民主到代议制民主的变化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梭伦改革和伯利克里时期的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雅典民主制是直接民主制,与现代民主不同,因此雅典非常鼓励每个公民积极的参与到民主政治中来。现代民主则是代议制民主,是一种相对成熟的民主制。二者有着本质的不同。西方代议制度是人民选举权力机关行使国家权力的机构。故选D。古希腊处于奴隶制度,近现代西方属于资本主义时期,二者阶段性质不同、使用对象也不同,因此AC错误。B项说法明显绝对。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美国共和制的确立·1787年宪法;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古代雅典的民主制度·直接民主。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罗马社会早期,妇女处于男性的绝对统治之下,没有自己能独立支配的财产。但是到了罗马共和国后期,罗马的法律明确规定保护女性的独立财产权利。”这段话说明
A.妇女在政治中的地位逐渐与男子平等
B.罗马法关于道德关系的规范不够严密
C.妇女财产继承权符合正义的原则
D.妇女权利的变化体现了罗马法的演进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讲的是罗马妇女权利的变化,这说明了妇女权利的变化体现了罗马法的演进。所以答案选D。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罗马法的发展


本题难度:简单



4、综合题  (15分)阅读下列材料

不同国家因为地理环境、文化取向、价值观念、社会规范、生活时代和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政治制度。高一学生以“古今中外的政治制度”为题,进行了一次探究活动,请结合大家收集的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材料一   雅典民主政治家伯里克利在一次演讲中说 “我们的制度被称作民主政治,那是千真万确的,因为政权不只在少数人手中,而是在多数人手里。就法律而言.一切人解决他们私人纠纷方面都是平等的;就人的价值而言,无论任何人以何种方式显露出优于他人担任一些荣耀的公职,那不是因为他们属于特殊的阶级,而是由于他们个人才能。”
——摘自《希腊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秦朝和古代雅典政治制度结构示意图

材料二 唐朝中央机构图

材料三 美国中央政府机构图

材料四   长期的分裂局面使得德意志民族无法作为整体来追求国家现代化,因此远远落在英、法等国后面。1870年后,旧的容克地主贵族通过对外战争实现国家统一,并掌握了现代化领导权,在随后短短30年间,德国完成了经济起飞,在工业生产方面甚至超过了英、法。不过,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给德意志民族带来无穷灾难。
——钱乘旦《各国现代化模式的比较》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别指出秦朝和雅典的政治制度。(2分)试从自然地理环境和生产活动方式的角度分析其成因。  (2分)
(2)概括秦朝和雅典的政治制度对后世政治制度产生的积极影响。(4分)
(3)材料二、三中,中央政府的权力结构和决策方式有何相似之处?(2分)其本质目的有何不同?(2分)
(4)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的知识,明确德国确立了什么样的政体?(1分)材料中的“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指什么?(1分)这种“错位”给德国的社会发展带来怎样的影响?(1分)


参考答案:(1)秦朝: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雅典:奴隶制城邦民主政治(2分)、
东方:中国古代政治重心处于内陆大河流域,平原广阔,土壤肥沃;自给自足的农耕经济发达。西方:古希腊海洋资源丰富,多山少平原,土地少而贫;工商业发达(2分)
(2)影响:秦朝:奠定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和完善。雅典:为近现代西方民主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4分)
(3) 相似之处:权力分立,相互制衡(2分)
不同:中国:加强君主专制度,(或维护封建地主阶级利益) 美国:防止独裁专制,维护民主制度,(或维护资产阶级利益)(2分)
(4)政体:君主立宪制(议会君主制),(二元制君主立宪制);(1分)
错位:容克地主贵族掌握了德意志现代化的领导权;(1分)  
影响:德国由皇帝和首相掌握国家最高权力,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1分)


本题解析:(1)结合所学可知秦统一后建立了君主专制统治,雅典通过一系列改革逐渐建立起了民主政治制度,究其原因在于,中国是大河文明,逐渐形成了封闭、缺乏进取精神的民族性格,古代雅典由于自然地理条件的限制,以对外贸易为主逐渐形成了自由、平等的观念。最终将两国引向了不同的政治发展道路。
(2)结合所学秦朝开创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和完善,雅典民主政治开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为近现代西方民主政治的提供了很多原则,奠定了近现代民主政治的基础。
(3)结合所学三省六部制将宰相权力一分为三,三省长官相互制约,分工协作提高了工作效率,美国三权分立体现了权力的制约与平衡,有效的防止了专制独裁,所以二者的共同点为权力分立,相互制衡,但就其属性而言一个是为君主专制统治服务的,一个是为了维护民主制度的。
(4)结合所学知识《德国1871年宪法》颁布后德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逐渐建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结合所学德国统一后容克地主阶级依然控制着政权,德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所以材料中所说的错位即为容克地主贵族掌握了德意志现代化的领导权,导致了军国主义的泛滥,导致了一战的爆发。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雅典民主政治·原因、作用;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唐三省六部制;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美国1787年宪法·三权分立;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民主政治的扩展·德国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辞海》中“陶片放逐法”的解释:“(雅典)每年初召开民众大会,公民将其认为可能危害民主政治的人的名字记于陶片上;某人票逾半数(通常认为是六千票),则被放逐国外十年。”下列对这一法规理解正确的是
A.是雅典民主政治黄金时代到来的重要标志
B.反映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完全成熟
C.是雅典维护民主政治的手段
D.表明了雅典物质文化水平较低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陶片放逐法”并不是雅典民主政治黄金时代到来的重要标志,只是雅典维护民主政治的手段,当然,其有利也有弊;B、D两项并不能从材料中反映出来。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卓尔不群的雅典·陶片放逐法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4 5 6 下页 尾页 5/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