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答题技巧《北魏孝文帝改革》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三)

时间:2019-03-16 08:58:08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诸州刺史牧民之官,自顷以来,遂各怠慢,纵奸纳赂,背公缘私。致令贼盗并兴,侵劫滋甚,奸宄之声屡闻。”
——《魏书·高祖纪二》
材料二 丁卯,诏日:“置官班禄,行之尚矣;自中原丧乱,兹制中绝。朕宪章旧典,始班俸禄……班禄以十月为始,季别受之。旧律,枉法十匹,义赃二十匹,罪死;至是,义赃一匹,枉法无多少,皆死。仍分命使者,纠按守宰之贪者。……三载一考,考即黜陟,上上者迁之,下下者黜之,中中者守
其任。”
——《资治通鉴》
材料三 受禄者无不局(恐慌害怕),赂殆绝。然吏民犯他罪者,魏主率宽之,疑罪奏谳(审核)多减死徙边,岁以千计。都下决大辟(判处死刑),岁不过五六人;州镇亦简。
——《魏书·刑罚志》
(1)根据材料一、二分析,北魏出现了什么社会问题?导致这种社会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分析为解决材料一中出现的社会问题,北魏采取了哪些措施?起到了什么积极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问题:吏治日益腐败,社会矛盾尖锐,百姓纷纷起来反抗。原因:北魏时官吏无俸禄,导致官吏贪污盛行,任意搜刮百姓。
(2)措施:制定俸禄制(班禄制),严厉整顿吏治;对官吏实行任期考核制度。作用:使吏治好转,社会矛盾缓和,政局安定,农民安心生产,北方农业得到迅速发展,为以后的改革创造了有利局面。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北魏统一后,统治者面临的更大危机是
[? ]
A.阶级矛盾尖锐?
B.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突出
C.民族矛盾激化?
D.鲜卑族内部矛盾复杂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陈寅恪《李唐氏族推测之后记》中说:“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由此可以看出孝文帝改革
[? ]
A.为唐朝大一统和文化繁荣奠定了基础
B.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C.促进了北方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D.为中原文化输入了新鲜血液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孝文帝改革促进了中国北方民族的融合,在中国古代史上民族融合的主要历史作用是
[? ]
A.促进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
B.促进了游牧民族农业化
C.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发展
D.促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和巩固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北魏开国帝王是
A.道武帝
B.太武帝
C.冯太后
D.孝文帝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联系史实可知,A项北魏道武帝(371年—409年),又名又名拓跋珪,是北魏开国皇帝;B项北魏太武帝拓跋焘(408~452年)。北魏第三任皇帝(423-452年),423年登基,改元始光。拓跋焘在位期间,统一北方;C项冯太后和D.孝文帝主持了变法,是北魏强盛。故此题选A项
考点:北魏开国帝王
点评:北魏重要帝王
庙号
谥号
姓名
?政绩
北魏太祖
道武皇帝
拓拔珪
建国,汉化改革(实行编户、劝课农桑、仿汉制设官、重用汉族儒生)
北魏世祖
太武皇帝
拓跋焘
统一
北魏高宗
文成皇帝
拓跋浚
(略)
北魏显祖
献文皇帝
拓跋弘
支持孝文帝改革
北魏高祖
孝文皇帝
拓跋宏
实行推行均田制和租调制、迁都洛阳、穿汉服、讲汉话、改汉姓、通婚姻


本题难度:简单



[-来源:91exam .orgpage-]

1、判断题  北魏统一后,统治者面临的更大危机是
[? ]
A.阶级矛盾尖锐?
B.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突出
C.民族矛盾激化?
D.鲜卑族内部矛盾复杂



2、选择题  图反映的历史信息是

A.尊儒崇经
B.恢复汉族礼乐制度
C.模仿汉族制度
D.学说汉话



3、判断题  北魏孝文帝实行汉化政策的主要目的包括
①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②加强同汉族地主的联系
③巩固北魏的统治
④改革鲜卑族的落后习俗
[? ]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4、判断题  下表是孝文帝改革的一项措施,该措施的主要意义在于

[? ]
A.加速了鲜卑族的汉化进程
B.变鲜卑贵族为汉族地主
C.改鲜卑人为汉人
D.消灭了鲜卑陋习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陆)睿(原姓步六孤)始十余岁,袭爵抚军大将军、平原王。……娶东徐州刺史博陵崔鉴女,鉴谓所亲云:“平原王才度不恶,但恨其姓名殊为重复。”时高祖(即孝文帝)未改其姓。
——《魏书》卷四十
材料二 (迁都洛阳后)高祖日:“今恂(即太子)欲违父背尊,跨据恒朔(今山西大同,内蒙古河套一带)。……此小儿今日不灭,乃是国家之大祸……”乃废为庶人。
——《魏书》卷二十二
材料三 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
——陈寅恪《李唐氏族推测之后记》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崔鉴对陆睿的不满反映出当时民族关系存在什么问题?为此,孝文帝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中孝文帝对太子恂的处理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据材料三,分析孝文帝改革产生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9/9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