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答题模板《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八)

时间:2019-03-16 08:40:0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关于亚里士多德及其观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他看来真理高于一切
B.其最大的哲学贡献在于创造了控制论
C.他的研究从大量收集材料开始,经严密的分析、概括、推理后得出结论
D.把希腊哲学的爱智慧与好学深思精神发展到顶峰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关注民生,追求公正公平,建设民主法制,实现和谐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16分)
材料一?“子曰:仁者,爱人;”“克已复礼为仁”;“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
爱人,使民以时”?——《论语》
(1)材料一体现了孔子的什么思想?孔子的儒家思想对今天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有何借鉴意义?(4分)
材料二?只要对人性略知一二,我们就会相信……几乎没有什么人会为了公益而一再牺牲一切看得见的私益或实惠。……任何体制,若不是建立在根据这些准则所推定的真理之上,就不可能成功。??——华盛顿
(2)根据材料二,归纳华盛顿政治思想的主要闪光点。(2分)简要指出该思想遗产对我国的社会发展的积极意义。(2分)
材料三 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中国毛泽东”(下图)

(3)怀着建设美好社会的坚定信念,毛泽东对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革命道路做出了独创性的贡献。该道路的理论思想是什么?请简述其主要内容。(4分)
材料四:下图所示是美国《时代》杂志1985年某一期的封面。画面很清楚地对毛泽东和邓小平两个时代的生活进行了对比:一边是游行的队伍和农民在田里插秧;另一边是忙忙碌碌的上班族,高楼大厦,汉堡包、照相机等消费品。

(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邓小平时代的这些成就的取得得益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的哪一决定。(2分)该期杂志封面上的“CHINA Moving Away from Marx”( 中国正在远离马克思)的说法对吗?请结合史实谈谈你的看法。(2分)


参考答案:(1)仁的思想。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倡导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准则,体现了人道主义和对百姓的关心与爱护。(4分)
(2)强调建立民主体制维护公益,限制人性中的自私。(2分)重要借鉴作用:如依靠人民群众建设和谐完美的社会;要重视民主法制和完善制度建设等。(2分)
(3)理论:工农武装割据。内容:将武装斗争的重心转向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以农民为主体的土地革命战争,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和全国政权。(4分)
(4)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2分)
不对。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实际相结合,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开始了改革开放,发展了生产力,解放了生产力,这不是远离马克思主义,而是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使哲学成为一门真正独立的科学和使哲学成为一种研究“人”的学问的哲学家分别是?(?)
A.泰勒斯苏格拉底
B.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
C.柏拉图苏格拉底
D.泰勒斯亚里士多德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他总结了泰利斯以来古希腊哲学发展的成果,首次将哲学和其他科学区别开来,开创了逻辑学、伦理学等学科的独立研究。?苏格拉底的学说提倡人们认识做人的道理,过有道德的生活。他的哲学主要研究探讨的是伦理道德问题。泰勒斯注重探讨自然中的真理,伯拉图建立了以理念论为核心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据此判断,答案是B项。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子路问仁于孔子)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论语》
材料二?除非哲学家成为我们这些国家的国王,或者那些我们现在称之为国王和统治者的人能够用严肃认真的态度去研究哲学,是政治权力和哲学理智结合起来,而把那些现在只搞政治而不研究哲学或者只研究哲学而不搞政治的碌碌无为之辈排斥出去,否则……我们的国家就永远得不到安宁,全人类也不能免于灾难。
——柏拉图《理想国》
请回答:
小题1:根据材料一,概括孔子的政治思想主张。(3分)
小题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柏拉图的政治主张。指出孔子与柏拉图政治思想的相似之处。(10分)


参考答案:
小题1:思想:仁者爱人(包含仁爱、关怀、体谅、容忍等一切美德);以德治民,取信于民;贵贱有序(或长幼有序、建立规范的和谐的人际关系等。)(3分)
小题1:主张:统治者应该由哲学家出任;理想国家由三个阶级构成,各守其位,国家必然和谐;统治者应该以道德和智慧治理国家(或政治权力和哲学理智结合起来)。(6分)
相似处:道德与政治结合;主张建立一种和谐、稳定、协调的理想社会。(4分)


本题解析:本题通过材料考查学生的概括和比较能力。
小题1:主要考查学对孔子思想的概括,从三段材料可以概括出孔子的三种政治思想主张。
小题1:首先考查了学生对柏拉图政治主张的概括,但要求学生能够结合所学知识,所以不仅仅是概括,还包括对教材的记忆能力;其次考查了学生对孔子和柏拉图的比较,要求学生能概括出他们的思想相似之处。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梁启超曾这样评价孔子:“吾将以教主尊孔子。而教主不足以尽孔子,教主感化力所及,限于信徒。举中国人,虽未尝读孔子之书者,而皆在孔子范围中也。”这主要反映
A.儒家学说博大精深,内涵丰富
B.儒家思想融入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
C.儒家学说与皇权结合而政治化
D.儒学对维护国家统一与稳定的作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7 8 9 下页 尾页 8/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